Shared posts

18 Dec 20:17

模仿马儿四肢跳跃的11岁女孩

by CINI

11岁的瑞典女孩Anna Salandar有个了奇怪的爱好。在跟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儿们看视频、玩游戏的时候,她正在学习如何像马匹一样四肢着地,跨越各种障碍。

Anna的这个与众不同的爱好是她自己的独特选择,她希望在奔跑和跳跃时把四肢都用上。她很小的时候就希望将祖母的爱犬Peggy据为己有。长大后,她觉得模仿健硕的马匹比狗更有趣。

模仿马儿四肢跳跃的11岁女孩

假装自己是一匹马也许听起来很有趣,但是训练时Anna为之付出了很多。刚开始时,要先训练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像马一样优美的狂奔。这项训练是为了增强她手臂和手腕的力量,身体素质一旦达到质变,她就可以一跃高达30-40厘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要努力长高到110厘米,这也是任务之一。Anna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得连续跳跃几个障碍,“这很难,我的胳膊很累,我需要休息”, Anna说。但是尽管如此,她依然每天坚持训练。

体育医生告诫说,用四肢跳跃并同时着地可能会对肢体造成严重伤害。还说,人体结构并不是为了这样的运动而设计的,所以如果继续这样的训练,Anna的手、髋关节都会受到极大损害。另外,在她停止发育之前,身体不可以再承受比她自己的体重更重的重量了。

当然,Anna不可能一辈子都靠假装像马一样用四肢跨越障碍来贯穿这个人生。她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成为一名运动员,或许是跳高项目。看着这段她娴熟地跳跃各种障碍的视频,毫无疑问,她一定能实现梦想。

[CINI via Oddity Central]

>>点这里浏览原文

© 煎蛋 / 超载鸡微博 / 图片托管于又拍云存储 / 煎蛋7周年纪念款TEE


    


09 Dec 05:42

华为会推出一款名为「PhoPad」的平板手机?

by Marco So

分类: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根据 USPTO 的资料显示,华为在几日前向他们申请了一个名为 Fonepad「PhoPad」的商标。描述指出它是用于手机、平板、手机保护套和平板保护套,这个名字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 ASUS 的 PadFone 或是 Fonepad 系列产品。不过,公司注册商标但不用或是暂时不用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大家暂时可以先将期待收起来,等到有更多可信的传闻传出才算吧。


引用来源:USPTO

此文章网址 | 转寄此文章 | 回应
21 Jun 19:01

东京大学打造超高速相机追踪系统,转播球赛的最强利器(视频)

by Ross Wang

分类: 数码相机


奥运已经结束了快一年,当时我们曾介绍过一些用来拍摄运动照片的特殊技术,不过比起将整部相机通过强大粗壮的摇臂进行遥控拍摄的做法,来自东京大学 Ishikawa Oku 实验室的科学家,则是带给我们一个更有效率的新型高速追踪相机系统,估计将大幅度改变棒球、乒乓球与足球等球类运动在准确追踪球类目标的转播技术。此追踪系统在最近才逐渐进入下个研究阶段 -- 准备走出实验室进行实际测试,观察此系统是否依然可以保持在固定环境下的试验成果,而假若一切顺利依计划执行,目前粗估在两年内便会正式投入电视转播用途。

在跳转后的影片介绍中,我们必须要说此系统的效果真的让小编联想到了鸡头防手震的影片(详见引用来源)非常令人惊艳。这套追踪系统,可以用超快速的反应来追踪画面中的乒乓球,而且即便是用绳子绑住快速绕圈旋转,相机镜头仍能将球的画面几乎都能保持在画面正中 -- 题外话,看影片如有点晕眩请不要勉强啊... 人眼还真的跟不太到这个追踪系统哩(更别遑论是手动来追踪拍摄了)

相较于透过摇臂来移动相机本体的做法,这套系统采用的是分别负责两个方向折射的两面可动式反射镜,旋转机构的移动速度只有受到小小的镜片承轴限制 -- 所以搭配使用的相机 / 摄影机的尺寸或种类的限制自然便没有以往这样要求了。当然,除了硬件外,这套系统也拥有十分强大的追踪系统,让我们可以屏除以往必须要先预测动向并且用较广角拍摄来避免对象跑出画面的做法,便可正确且迅速地更新追踪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信息,并且用 Full HD 的画质记录。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被追踪的物体,还可以透过投影机在其上加入许多有趣的图释甚至互动呢。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快点击继续阅读经由影片便能轻易了解啦。


继续阅读全文 东京大学打造超高速相机追踪系统,转播球赛的最强利器(视频)

此文章网址 | 转寄此文章 | 回应
23 May 17:33

人有愚昧的权利吗?

by 奥卡姆剃刀

本文作者:奥卡姆剃刀

【图片出处:pricelesstruth.com】

我父亲迷信张悟本式的养生理论,经常跟一帮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们交流,前阵子迷上了撞树,大清早一帮老头到公园的小树林里集合,一人找上一颗树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撞,我父亲撞得最卖力,结果因软组织挫伤而进了医院。我指导的助教怀孕了,不仅第一时间穿上了防辐射服,液晶显示器前还多个了盆仙人掌。

父亲以我为豪,常在外面吹牛大儿子是教授和作家,但在家里却对我讲的科学道理一点也听不进去,尽管我陪着小心慢慢讲,触及到核心问题还是会遭到他的强烈反感,我几句话就能把他的歪理邪说将死,他会暴跳起来骂我中了科学的毒,我跟他谈的目的只是为了他的身体健康,若当下把他气进医院就搞反了,只能停止对话,而在背后加强了对他的监控。我指导的助教很清楚我对辐射流言的态度,读过我写的辟谣文章,也当着我面嘲讽过这些流言,当她身穿防辐射服端着仙人掌进办公室时,把我怔了一下,她解释说“都是愚昧的老公买的,没办法啊~”我当然只能微笑地表示祝贺,接过仙人掌帮她摆在显示器前。

有统计称中国人中有科学素养的人不足3%,我应是这少数人中能写科普文章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更少数的人,可连我都没能影响到亲人和同事。我父亲心里知道我是为他好,但要他彻底否定支撑了他一生的思维方式,这当然是极难的,我也充分理解他的愤怒。我的助教是在应付我还是在应付她老公?这并不重要,思想认识是一回事,在世俗的环境下做的却是另一回事,这也很正常。

有科学素养的人很少,有能力有热情做科普宣传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有趣的是,在这少之又少的小群体中,还分着鹰派和鸽派。鹰派认为愚昧认识会影响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福址,应对其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鸽派没有这种宗教化的使命感,主张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把科学道理讲出来,并把相信权完全交给受众。其实双方对愚昧思想的认定是一致的,区别的只是对愚昧思想的态度,前者激烈,后者宽容。假若我是鹰派科普人,那该如何对付我的父亲和同事呢?跟我父亲的歪理邪说做坚决斗争,直到把他气进医院,然后在病床前继续交锋?勒令我的助教脱了防辐射服并把仙人掌扔掉,否则就不让她进办公室?想必一般人都不敢这样做,这种极端行为会遭受全社会的唾弃。

科学的深邃强大令我着迷和尊崇,也使我乐于去传播并与大家分享,但同时我也清楚,在人类的认知范畴内,科学主要进行的是客观领域的真伪判断,还有道德领域的善恶判断,艺术领域的美丑判断,生活方式的价值判断等等,不能在所有领域内都坚持唯科学标准。真正懂科学的人都懂得“适用范围是科学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道理,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有明确的适用范围的,超越范围使用就是一种伪科学行为。

《Nature》曾做过统计,相对于多数美国人信上帝来说,科学家信上帝的比例就低很多,美国顶级科学家信上帝的占7%,其中生物科学家的比例最低,仅为5.5%,而且比例还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宗教作为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来的一种普遍现象,远不限于客观认知的真伪范畴,还延伸到道德教化,心理安慰,人文想象等众多领域,笼统地把宗教与愚昧划等号是不妥的,不由分说地往信教者的脑门上贴个愚昧的标签,甚至把数学成绩不好的人通通认定为愚昧者,并主张限制他们在公共领域内的言论权,这种打着反宗教旗号的鹰派科普,已隐然有了“科学教”的苗头了。

宪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在无神论者看来,这是国家在保护一部分人选择愚昧的权利。鹰派科普人认为人们没有选择愚昧的权利,我与他们不同,我尊重人们选择愚昧的权利,不仅包括宗教信仰的权利,还包括我父亲相信歪理的权利,我同事信伪科学的权利……权利已不属于客观认知领域的真伪判断范畴,不能再用唯科学标准去划线了,鹰派科普人主张剥夺愚昧权利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让社会更进步人类更幸福,但问题是你能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剥夺呢?例如你准备如何剥夺我父亲的愚昧权?愚昧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好比人体里总是存在着很多有害病菌,人类只能选择与其共存,用强射线的确能把它们都杀光,但人也就活不成了。在人类思维领域内剥夺愚昧权是个不可实现的任务,剥夺人们自由的思想认识权,往轻里说是乌托邦,往重里说是法西斯。

我也曾经很鹰派,自05年开始就在网上跟伪科学人士进行斗争,激辩无数树敌颇多,虽站在科学逻辑事实的高地上大占上风,但回想起来却没有真正说服过一个人,原因在于当时的针对人的态度,我当众拎着对方的耳朵大喝一声“你是个傻瓜”,然后用强大的事实证据、科学知识和逻辑思辩去证明他的确是个傻瓜,即使他最终无力反驳我,但自尊心也会令他对我讲的道理非常排斥,甚至与我为敌。后来,我把重心放在了人背后的错误观点上,目标对事而不对人,在尊重对方思想认识权利的基础上去分析观点的正误,即使不能说服他本人,但也赢得了大量旁观者的认同。

王小波曾说过,科学把道理讲得如此清晰明白,你要还不信的话,未免会觉得自己太笨。科学本身的强大才是科普影响力的根源,那种在网上给受众贴上愚昧标签并高调呵斥的做法只会令人反感,对科学传播事业来说弊大于利。科普的正途应是把科学的声音大声地说出来,令更多的人听到,而且要在尊重受众人格的基础上,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说,这才是更自信更有成效的做法。

关于本文

【节选版已发表于《科技生活》2013年总19期】

15 Apr 17:17

Comic for April 14,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