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d posts

05 Mar 10:45

再差的环境也能拍出大片的感觉

by 梁萧

会拍照的人,选块烂草地也能拍出美美的照片.....不信你看看这个摄影师修片前后的对比照…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再差的环境也能拍出大片的感觉

28 Feb 01:08

极简唐朝史!

by 梁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极简唐朝史!

24 Feb 10:00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的比较差?

by 梁萧

提问;楼主出生于湖北北部一个普通5/6线城市农村。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同学,大部分都是农村出生,连镇上都不是,地地道道的山旮旯种地为生的家庭。而且我们这批高中大学,极少数性格比较要强努力的才能够在深圳,上海,杭州,广州一二线城市立足,绝大多数只能在四五线城市定居。整体而言都混的很一般,很难有突破。为什么农村大学生越来越难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了。

慵懒的老虎 回复:

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博士,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感触极深,也有过一些零星的思考。在读书时,本人一直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工作后越来越发现自己像一部想超车而又动力不足的老爷车,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甚重。不得不承认,题主说的这个现象非常具有普遍性。下面结合自身的思考和观察,分析一下原因,请知友批评指正。

第一,后援力量严重匮乏。人在读书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太多后援,吃饱饭有衣服穿能买得起几本书就可以了,相对而言农村出来的学生反而更容易有上进心,本人读书时靠兼职就能活得很滋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时在主观心态上是吊打一切富二代、学二代、官二代。但是工作后竞争条件不一样了,后援变得越来越重要。举个例子,本人有两个非常好的朋友。A农村来的,读博时科研实力杠杠的,神一样的学霸,读博士时在学术圈的知名度就大过一些教授。B家境殷实,有教养,喜爱读书,特别努力,但是科研能力平平,属于被A吊打的类型。他们俩毕业后在同一个大学任教。B的父母在他工作确定后立马给他全款买了150的豪华精装房和一辆80多万的车。然后B安安心心的做读书、教书、参加学术会议、做科研。A毕业后,结婚的婚礼钱都是借来的,本人还借给他一些。然后现在做各种兼职,赚钱养家,房子和车子更是全靠拼命兼职,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做科研。其实,我们私下都知道,A是真正具有学术天赋和能力的人。我相信,这样下去,五年以后B和A在学术上可以打成平手,十年下去B将远胜于A。最后发现A的竞争对手其实不是B,而是B他爹妈。去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我跟A还有一众好友在长江轮渡上喝夜啤酒,有一位卖唱的女孩走过来,我点了一首《老男孩》,春天的夜晚微风拂醉,江景如画,女孩歌声感人,A干掉一杯啤酒,突然嚎啕大哭,神情激越而悲怆,一众友人不知所措。我把A楼了过来,轻拍了几下他的肩膀,一会A又谈笑风生了,我想此时我是懂A的。 生活和工作本身就是多线作战,如果没有家庭的后援,精力必然被严重分散,而无法在某个方向上坚持和做出东西。

第二,急于尽孝的心态。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一旦毕业工作,普遍有急于尽孝的心态,给父母钱,给父母亲戚买东西等等。这本身都是人之常情,孝敬父母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刚工作时,收入本来不高,再急切地把钱寄给家里,必然会减少自身的社交资本,久而久之,即使工作很久,圈子也不会大,发展自然受限。多数农村父母,孩子一工作,普遍有严重的熬出头来的心态,殊不知这一心态会严重压缩孩子的发展空间。本人发现一种现象,农村出来的孩子工作后的前两年尽孝热情高涨,后面就逐渐熄火,后劲严重不足,主要原因还是收入水平跟不上。其实,农村娃工作时,父母的压力刚好得以减轻,孝敬他们就应当做长远打算,好好奋斗将来他们有个大病小灾,你也有钱给他们治疗。不然你实力不够,再有孝心,经常也是于事无补。至于村里人说某某又给爸妈买了啥,这种直接忽略,如此肤浅的评价,如果都能影响到你,你不一样变得肤浅了吗。见过太多的孩子刚工作后给父母买这个买那个,然后过不了一年半载又要倾全家之力凑首付款,何必颠来倒去呢。本质上,急于尽孝反应的是一种急于证明自己的主观心态,这句话尤其适用于男生,这个问题同样凸显一个人的格局。

第三,自身格局不够大。农业社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的性格和格局。根据本人的观察,农村出来的,混的比较好的大学生,多不来自于农业家庭,而是来自于农村的商人家庭、村领导家庭、教师家庭等等。纯粹的农村加农业出身的孩子,格局容易受限。工作后,月收入6000块,这些孩子的想法是使劲省着花,坚持过苦日子,把钱攒下来。殊不知,6000块,再怎么攒,不吃不喝,也成不了7000块。攒钱的心态,本质上是一个人缺乏冒险精神和投资意识的体现。这种心态会严重地限制一个人的发展。本人读硕士时,有两位同学都是农村来的,后来他们都做了律师,收入差不多,前两年大概每年8万左右的水平。A极为节俭,省吃俭用,除了必要的行头衣服支出(律师行业行头消费占比很大)外,几乎从不请客吃饭,能省则省,省钱买房。B平时做律师,晚上做家教,各种插空兼职,动不动搞聚会、豪情万丈、江湖气十足。第二年B买一辆二手车,后备箱里随时放着中华烟和五粮液,所有收入全部干光。现在A年收入15万多点,B基本上保持在50万以上,座驾也换成了宝马5系。

很多人认为眼界限制了农村孩子的发展,这个不可否认。但是对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而言,真正限制我们的不是眼界而是格局、胸怀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眼界可以随着见识的增长而开阔,而后面几个则需要自身痛彻的反思和领悟得来。能准确的鉴别前面的到底是芝麻还是西瓜,不仅仅靠眼睛,更重要的是靠内心。

第四,不善迂回的自尊心。农村来的孩子,读到大学、研究生、博士毕业的,在家里、村里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口碑和风评,这类孩子的自尊心也往往比较强。但是在工作中、交际中,过于明显的自尊倾向,会严重限制一个人的迂回腾挪能力。像比如,本人对待自己的学生,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如果他不是性格特别活泼那种,本人会极为尊重地跟他们交流,一般不开玩笑,因为懂他们的心态,玩笑开错了容易伤到他们,本人读书时也是如此。其实心态阳光一点,不要总去想宏大的理想抱负,多出去接触一些朋友,会让农村娃的情商和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另外,恋爱也是改变一个人的绝好机会,尤其是如果有幸找到一个识大体、有格局、有眼界的女朋友,自身会改变很多。

第五,人设崩塌。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多数人的传统观念对我们的基本人设是勤奋、上进、肯吃苦、淳朴等等,这些好的人设或品质是我们的优势和名片,有很多工作就是需要这样的品质。然而,最近几年发现越来越多的穷人家的富二代出现,导致自身人设崩塌。穷人,如果丢了吃苦耐劳和勤奋,就是去了让人尊重或者说敬畏的理由,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翻盘的唯一资源。本人在读硕士的时候,每当周末跟一伙子穷兄弟去做家教,在辅导机构一天连续上12个小时,因为能够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家长和各个辅导机构对我们几个很是认可,后来我们也得以自己开了一个教辅公司。在招聘辅导老师时,开始我们都是选择我们的师弟师妹,前两年的师弟师妹都不错,吃苦耐劳。后来我们发现农村来的师弟师妹不似以前的那样肯吃苦了,有的上两星期就不干了、有的一天最多上一上午,还有的安排好了课总是临时放鸽子搞的家长埋怨我们机构,几乎没有能坚持随叫随到的了,于是后来我们干脆不再用师弟师妹了。

说了一通,尽管生活很艰辛,阶级固化严重,但是本人相信,只要努力,有方法的努力,前途仍旧可以一片光明。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上跨越一个阶级,不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代人能够轻松完成的事情。作为农村娃,本人比较赞赏的努力方式是,承认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条件性缺陷和不足,沉住气,不去跟人比,在某个行业领域深耕,建立起自己在该领域的口碑和知名度,这样你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会增强,这个对于农村出身的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等你四五十岁,在行业领域内、单位内有一定地位和声誉以后,很多改变就顺其自然了,总之沉住气吧,正所谓艰难苦恨玉汝于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时刻提醒自己抱有这样一种自省心态,我相信不会混得差。

来源:知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的比较差?

02 Feb 06:58

油电混合动力,还能更厉害不?

by 梁萧
01 Feb 09:03

三位“艳照门”主角的十年

by 梁萧

2008年1月27日晚8点30分左右,一个匿名网友在论坛“香港讨论区”上传了一张陈冠希和阿娇的不雅照。

此后的21天里,照片数量从1张变成3张、6张、200张、400张……在警方控制源头之前,最后的数字是1300张,涉及包括阿娇、张柏芝在内的数位当红女星,轰动整个华语文化圈。

事件爆发前,陈冠希被视作梁朝伟、刘德华的接班人,张国荣曾给他写歌,专辑发布会有成龙出席,是公认的未来“天王”;张柏芝已成功从花瓶转型,并凭借电影《忘不了》中表演在年仅23岁时便摘得香港金像奖影后,作为备受关注的金童玉女,她与谢霆锋婚后感情甜蜜,儿子Lucas于前一年8月出生;阿娇则是当时香港乃至整个华语乐坛最炙手可热的“玉女”代表,她所在的twins打破了女子组合难红的魔咒,第一张EP就卖到脱销,并创下当时在红馆开唱最年轻的纪录。

但是,光鲜的过往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苹果日报》连续21天用头版头条跟进报道,香港演艺人协会发表声明称这一事件是“香港人的悲哀”。在此后至今的十年间,“艳照门”不仅是一个贴在陈冠希、阿娇和张柏芝身上无法摆脱的标签,深重地影响着他们的事业和生活,也是令他们至今都无法走出的往事。

文 | 闫坤沐

编辑  | 金石

视觉  | 赖祐萱 郑芳

当事态变得无法收拾时,阿娇是第一个站出来面对媒体的当事人。但一场发布会后,人们记住的并不是她的道歉,而是那句被群嘲了很多年的“很傻很天真”。“清纯玉女”形象彻底不复存在。

陈冠希收到了匿名寄来的子弹、接到过死亡威胁电话,从温哥华返回香港召开发布会的当天,警方派了将近200名警员在现场维持秩序。“未来天王”一夜之间变成了“香港淫魔”。

在三位当事人中,张柏芝当时的处境要好过陈冠希和阿娇。事发第二天,张柏芝按原计划出现在广告拍摄现场,神色如常。谢霆锋一家人则给了她最大的支持。谢贤和狄波拉从未对外讲过一句张柏芝的不是,每每提及,必夸她是好媳妇,好妈妈,而谢霆锋则公开对外表示,“那天我提醒自己,你已经是她丈夫了,必须得支持她。”他说,“谁都有过去”,并称不会再提此事。当年4月,谢霆锋和张柏芝从泰国返港,在机场蹲守的大量媒体试图拍到他们貌合神离的证据,但最终出现的画面却是谢霆锋全程将妻子和儿子护在臂弯。

“艳照门”爆发之后,张柏芝一家返港,谢霆锋全程将妻子和儿子护在臂弯中。图 / 视觉中国

事件爆发之后,当时正处于休息状态的张柏芝在此后的一年里,没有对外发出任何声音,专心照顾儿子Lucas。陈冠希和阿娇则全面停工,前者原本定于年初发行的新专辑被延后,所有电影拍摄计划叫停;后者作为女主角的电影《出水芙蓉》被延后上映,在电影《梅兰芳》中的戏份全部被删除,去参加公益晚会,电视台收到了上千封观众投诉,无奈之下,主动向公司提出休息一年。

为了躲避风暴、走出阴影,陈冠希离开香港,和当时的女友,英皇娱乐老板杨受成的女儿杨永晴生活在美国。在那里,他上制片课程,自己洗衣服、倒垃圾、逛超市,看到任何华人面孔都会担心对方是不是看过那些照片。

阿娇则自费在香港和日本参加唱歌跳舞的培训,拿不出学费只好向公司借钱。她停工后,家人还不起房贷,不得不把手上在供的房子以很低的价格出售应急。

整个2008年,这三位香港乃至华人演艺圈正值当年的明星在事业上毫无建树,唯一的成绩是陈冠希在电影《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中亮相了3秒钟,这是他进军好莱坞的第一击,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击。电影在香港首映当天,有女演员在影院接受采访时说:“一定会留意陈冠希,因为这可能是他的遗作。”

“我怕经过的人,我也怕过往的车子,我怕所有的东西。我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是我?是我真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

“艳照门”事件的元凶、电脑修理店店员史可隽被判监禁8个月零15天。判决结果中,陈冠希既没有强迫任何人拍照,也没有主动传播照片,在法律上是单纯的受害者。

事发一年后,三位主角也相继接受了不同媒体的采访,坦露心迹。

第一个接受采访的是张柏芝。2009年2月28日,她接受了TVB的采访,“艳照门”事件后首次发声。在这期名为《张柏芝·站出来》的访问中,她说自己一年来低调行事不公开露面是在“惩罚自己做监禁”,哭着怒斥陈冠希“猫哭耗子假慈悲”,因为“事发到现在从没向我们说过对不起”。并一再感谢谢霆锋及家人事发后对她的支持,“哪里都找不到这样的好老公”。

一周后,阿娇接受了《志云饭局》的采访,第一次详细对公众讲述事情的原委。她回顾了当年与陈冠希的恋情,两人识于微时,出道前已经开始谈恋爱,分分合合相处了四五年,在交往过的男友中,陈冠希“算是最喜欢的”。

《志云饭局》中,阿娇讲述了她对陈冠希的感情 图 / 采访截图

阿娇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再婚,童年辗转于外婆、姨妈、舅舅家里轮流寄宿,幼儿园转学过四五次,小学也换过两所,同母异父的妹妹比自己小16岁。安全感的缺乏让她在感情里是更依附对方的那个。她承认陈冠希对她的影响很深,当初拍下那些照片自己已经很担心,但最终还是拍了,因为“怕失去他”。和张柏芝一样,阿娇也没有接到陈冠希的私下道歉,当被问及“你认为这件事是谁造成的”,她答,自己,“我觉得谁没蠢过?可能有些人会好聪明,但我对爱情,是很蠢。”

在两位女主角开口三个月后,陈冠希接受了CNN《亚洲名人聊天室》栏目的深度专访。采访中,过去在公众面前一直以认错态度示人的他首次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如果说有错,就错在对照片的处理不够仔细。他还希望能和张柏芝、阿娇坐下来聊聊,但也知道这不可能了。他透露了复出的想法,此前说的“无限期退出娱乐圈”并不是“永远退出”。但专访播出后,大量“不知悔改”的指责蜂拥而至,“做人别太陈冠希”也成了这一年最火爆的金句。

这一年,陈冠希则仍处在停工之中,全年除了专访露面,只有一部2008年之前拍摄的电影《神枪手》上映,他在片中饰演一个香港警察,片中有不少裸上身的镜头,当他说出台词“不要试图挑战香港警察”时,全场哄笑。

张柏芝则以家庭作为生活重心,她对媒体说要给谢霆锋生5个孩子,并于当年年底对外承认再度怀孕。阿娇也开始为复出提前试水,经纪公司帮她接下牛仔裤代言、舞台剧等轻量级工作,但每每面对公众,她仍会表露出恐惧。

“我最希望的就是人们起码给我一个尊严,我不觉得这件事发生之后,我就应该完全没有尊严了,做人最起码有做人的尊严。”

这是他们开始全面复苏的一年,也是事发至今的十年间,关于他们的“好消息”最多的一年。

4月,阿娇回归、Twins时隔两年后再度合体,在红馆开了“人人弹起”演唱会。演出前阿Sa被爆出隐婚,两位历经波折的女生在台上感慨良多,演唱《相爱十年》时几度相拥痛哭。随后,当年因“艳照门”遭到撤档的电影《出水芙蓉》和新片《前度》相继上映。在探讨都市男女分手后如何走出阴影的《前度》中,以往从不拍吻戏的阿娇有不少大尺度戏份,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她的转型之作。这部电影被选为当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影片,收获了良好的口碑,至今仍是阿娇主演的电影中评分最高的一部。

一年前表示要给谢霆锋生五个孩子的张柏芝再次做了妈妈,她和谢霆锋的次子Quintus出生。产后不足两个月,还没完全瘦下来的张柏芝宣布复出接戏。消息一出,戏约蜂拥而至,其中还包括尔冬升导演的《大魔术师》。五年前,张柏芝曾凭借尔冬升导演的《忘不了》拿下金像影后,尔冬升也一直对张柏芝欣赏有加,称她是“香港最有实力的年轻一辈女明星”。但最终经过权衡,张柏芝接下了千万片酬的贺岁喜剧《最强囍事》,她说,既然是复出,就希望选一些轻松快乐的电影。很快,电影《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和《无价之宝》和也先后宣布将由张柏芝出任女一号。在连续接片的同时,张柏芝还多次出席公益活动,并为其中一项捐款一百万港元。至此,“艳照门”为她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几乎消除。

陈冠希的装置作品《我讨厌你的注视》 图 / 网络

2010年,是陈冠希的而立之年,尽管周遭骂声依旧,但他仍然决定进行复出的尝试。9月,他去新加坡参与了主题为“叛逆的痕迹”的画展,他展出装置作品是一个用6000支香烟拼成的眼睛,瞳孔部分装着一个微型摄像头,他为这个作品取名:我讨厌你的注视。

10月7日,陈冠希30岁生日,他在这一天发布了“艳照门”后的首支新歌——《MR SAND-MAN》。这是一首翻唱作品,MR SAND-MAN(沙先生)是美国古老传说里的精灵,当人们过了很糟糕的一天,他们会祈求沙先生给他们一个很美好的梦。在陈冠希改编版本的歌词中,他描述了一对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自困扰与挣扎的男女,需要有人给他们带去梦想。

“我叫做陈冠希,和你一样,我有痛苦和压力,也想过要放弃……why me,Mr Sandman please,请你帮我把梦快递,和你一样,其实我和你一样。”

多事的一年。

阿娇和陈冠希先后发布新唱片,陈冠希在时隔三年后再次做客《康熙来了》,节目中,他平静地谈及这些年的境遇,没有活动敢邀请他,因为怕负面影响;没有电影剧组接纳他,即便进行了三轮面试,最终还是被通知“不用再来了”。

这一年,陈冠希与相恋五年的女友杨永晴分手,并尝试与16岁未成年女模特谢芷蕙交往,但交往没多久,两人舌吻的照片便遭曝光——如今,当你在搜索引擎中键入“陈冠希,2011”,出现最多的新闻标题仍然是:陈冠希领衔2011十大性丑闻。

但在所有的事件中,最重要的那一件是——张柏芝在从台湾返回香港的飞机上偶遇陈冠希。

这是“艳照门”之后两人的首次碰面。当值航班的空姐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媒体,并称张柏芝主动换座位到陈冠希身边,两人有说有笑,还拿出手机自拍。张柏芝的经纪人第一时间否认了传闻,但同时接受采访的陈冠希却大方承认。一夕之间,张柏芝以往面对镜头的眼泪和控诉都反转成了“博同情”、“说谎精”,而这件事也成了压倒她与谢霆锋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的张柏芝和谢霆锋 图 / 视觉中国

事发之后,张柏芝与谢霆锋陷入婚姻危机的新闻以每天一个版本的频率曝光,直至张柏芝率先打破沉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控诉谢霆锋虚伪,“扮好男人、好老公、好爸爸”,表示自己已经忍无可忍。不久后,谢霆锋终于发表公开声明,表明自己将要“着手处理家事”。两个月后,两人联合发表离婚声明,五年的婚姻就此结束。

而在四个月前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凭借《线人》得到最佳男主角的谢霆锋还在发表正式的获奖感言之前,当众表白在台下哭成泪人的张柏芝。这一幕被认为是“锋芝”感情史上最动人的瞬间,却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公开以恩爱面目示人。

“感谢柏芝在这5年的付出,并衷心寄予祝福。”

——谢霆锋

在生活遭遇重大变故之后,张柏芝的事业也呈现出急速下滑。

整个2012年,张柏芝有4部电影先后上映,作品数量显示了市场和观众曾经对她的接受程度,但质量却令人失望——这4部影片没有一部豆瓣评分超过6分,其中,和小沈阳合作的《河东狮吼2》的豆瓣评分一度跌至2.7分。

在“豆瓣影人“页面,张柏芝的获奖记录呈现出明显的两极——“艳照门”之前,她连拿十多个“最佳女主角”,而“艳照门”之后,她所参演的电影几乎全是烂片。2012年,在豆瓣网友自发举办的“豆瓣电影鑫像奖”上,张柏芝一人凭借三部不同作品占据了“最渣女演员”的三个提名,并依靠评分3.4的《杨门女将》最终夺魁。随后,她又在香港《苹果日报》举办的金话梅奖中被读者封为“最烂女主角”。此后至今,张柏芝再也没有在任何电影中亮相。

比起张柏芝的下坠,阿娇的处境则是努力不让自己下坠。《前度》中的良好表现并没有为她带来更多的人气与机会,这一年,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在内地开拍的古装电视剧中演了一个又一个女配角。好在生活中终于有了转机,“艳照门”之后多次向记者坦陈“没人追”的她有了新恋情——2012年12月3日,阿娇接受采访承认和韩国电影制作人“K先生”权宁一的恋情,在被问及有没有结婚意愿时,阿娇回答:“不想结婚,我有一些恐惧,心情上未准备好,他不可能会求婚。”

阿娇在电影《前度》中饰演骄横俏皮“前女友”周怡 图 / 网络

同样有了新恋情的还有陈冠希。尽管事业上继续悄无声息,但生活中的陈冠希却走向了收心的方向。他曝光了新恋情,坊间八卦甚至一度传出他向女友求婚成功的消息。

他还参加了有亚洲最难赛道之称的香港马拉松,跑出3小时55分46秒的成绩,是业余选手中的顶尖水准。但是,由于他不喜欢参赛号码,私自与别人交换号码芯片,港马组委会取消了他的成绩,任性的陈冠希此后再未参加港马,2012年港马也成了陈冠希至今跑过的唯一一个马拉松。

“他回香港之后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去做公益,跑跑马拉松,但总有人挑刺,专挑各种坏话说。我想那段时间的他很困惑。”

——陈冠希朋友

“艳照门”已经是五年前的往事,但对于三位主角而言,往事仍然无法随风。

陈冠希原本计划这一年六月在深圳举办个人演唱会,为了吸引粉丝,最贵的票价只有680元人民币,是其他歌手的一半。然而,就在距离演出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买了票的观众却通过短信收到通知——演唱会被取消了。至于取消的原因,官方表示:“有陈冠希他个人原因,和其他很多原因,不方便透露。”

最终,在原定举办演唱会的当天,陈冠希出现在杭州,在一家酒吧的庆典party上走穴。这也是陈冠希那两年境遇的写照——他多次出现在一些小众音乐节和夜店中表演。表演现场,他通常不会化妆,这使得他看上去皮肤暗淡、脸泛油光,此前他在长沙一家酒吧演出的照片曝光后,网友们不禁唏嘘,“才刚过30岁,已然落魄成翻版赵本山”。

陈冠希在昆明某夜店表演 图 / 视觉中国

张柏芝则将工作重心从影视转向了综艺。她先后加盟跳水、跳舞真人秀,但由于腰伤,她又先后在两档节目中退出。2013年9月,她的经纪经纪公司对外确认她和两个孩子已定居加拿大。这一年,杜琪峰导演在宣传电影《单身男女》时感叹影视圈清纯美女难找,替张柏芝惋惜:“她还是不错的,可惜现在搞成这样……”

阿娇的新恋情在持续10个月后宣告终结,5月,她微博取消了对“K先生”的关注。被问及分手原因,阿娇给出的答案是“性格不合”,“我是宅女,他很高调”。分手后,“K先生”很快被韩国媒体爆出交往新女友。

好在,她仍在事业上努力向上。分手一个月后,阿娇个人的首张国语专辑《桐花》推出。在专辑中最受好评的那首《习惯冬眠》中,阿娇唱到:“我就像一个刺猬,刚刚熬过了一个冬天。”好友吴克群为了鼓励阿娇,也特意为她写了首歌——《回家以后》,阿娇也借这首歌唱出了对支持自己的人的感激,“谢谢你让我懂女人再难做,我却没做错。”

新专辑发行两个月后,阿娇将微博昵称由用了12年的艺名“钟欣桐”改为“钟欣潼”,经纪人霍汶希随后回应,阿娇希望通过换名字“有全新的感觉”。但在阿娇宣布改命的微博下依然有网友留下的刻薄痕迹:“再改也还不是那样,认命吧。”

“桐花在最难生长的雨季生长,这种花代表勇敢,我是一个勇敢的人。”

这一年,阿娇依旧在不同的影视剧中出演配角,其中,最有热度的当属电视剧《古剑奇谭》,这部古装玄幻剧让两位男主角李易峰、陈伟霆成了一线流量小生,女主角杨幂和配角郑爽也借此积攒了人气,一片星光中,阿娇仍是那个被忽略的“一角”。

与此同时,终于有剧组接纳了陈冠希。他出演了一部微剧《灵探档案》,在剧中扮演一位神探。随后,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剧集上线仅仅一个小时,播放量就破了百万。坏消息则是该剧在播出几集后便遭到了禁播。

好在他事业的另一面——潮牌店的生意却一直风生水起,还于这一年在上海开了分店。“艳照门”后,潮牌生意成了陈冠希的主要收入来源,据他介绍,年营业额能达到1000万美金。在参加上海分店开业礼时,陈冠希说,“如果还有人觉得我简单是一个艺人,那他们就低估我了。”

三人之中,张柏芝在这一年的曝光量最大。她的作品列表中再也不见有影视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综艺节目。在才艺真人秀《妈妈咪呀》中,张柏芝曝光生二胎前曾经为谢霆锋流产四次。而与此同时,前辈郑佩佩也在接受采访谈起了张柏芝,称她给香港演员丢脸:“可能她那时家庭有点问题,但也不能把家庭带到工作,她应该学会体谅工作人员。”

张柏芝参加综艺节目《妈妈咪呀》图 / 视觉中国

几个月后,谢霆锋和王菲被拍到世纪复合,感情生活翻了新篇章,而张柏芝则被身边人爆料哭着数落谢霆锋“只顾恋爱不管孩子”。

“我是很简单的人,多苦都不是苦。有人误会我很任性,但我想,只要方向是对的,一切都会是OK的。”

同样是多事的一年,三人的各种新闻不绝于耳,全年不断。

最先登场的是张柏芝。电影《封神传奇》开机两个月之后传出张柏芝被换角的消息,制片人向华强的太太陈岚大骂张柏芝在片场耍大牌,不知感恩。陈岚曾经是张柏芝经纪人,两人一度情同母女,“艳照门”后为了力挺张柏芝,陈岚曾宣布永远不再和陈冠希合作,但七年后,这句话却变成了“永不录用张柏芝”。盛怒之下,向太还翻出十多年前的旧事——刘德华在一旁吊着威亚,张柏芝却忙着打电话买奢侈品包,这不禁令人想起刘德华曾在《康熙来了》中吐槽过此事,只是当时没有指明具体是谁。

就在向太控诉张柏芝时,看客们的目光则转向了另一件事——阿娇也曾在飞机上偶遇陈冠希。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阿娇谈及自己曾在飞机上遇到陈冠希,两人本来是前后座,但阿娇不知道怎么面对,换了远离他的座位。陈冠希看到她的反应,在飞机上手写了一封很长的道歉信托人转交给阿娇,她看到后感叹,迟来的道歉好过什么都没有,也是个安慰。在这次采访中,阿娇也袒露了自己恋爱中的顾忌, “对方会不会介意,他们家里人会不会介意”,谈及未来,她说,“这件事之后,很难找到一个真心的。”

人们开始借此对比阿娇和张柏芝两人在面对陈冠希时的态度,由此感叹两人性格的不同,以及“艳照门”后这些年一路浮沉背后的原因。

比起两位女主角,陈冠希在这一年的出场是癫狂的,他先是在虹桥机场因指责一名中年乘客插队而被对方揪着衣领,随后在微博面对凤姐表白时直接爆了粗口。此外,他还对着狗仔学了狗叫,对着摄影机喃喃自语“我是烂人”。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又将失控时,2015年年底,VICE发布了陈冠希的3集纪录片《触手可及》。影片中,35岁的陈冠希讲述了自己的这8年来的经历与心路,他显得成熟通透,“常常有人问我如果可以回到过去,要改变什么,我觉得什么都不必改变。”

陈冠希接受VICE的采访 图 / 《触手可及》截图

这部纪录片很快在网络上刷屏,尽管依旧有质疑的声音,“VICE是在洗白陈冠希吧”,但主流的声音已经开始回看与反思“艳照门”对当事人带来的伤害。马东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说,“我们欠陈冠希一个道歉。”有观众则评论道,在“艳照门”事件中,“最让人心惊的,莫过于看到一个人是如何被面目模糊的正义群众毁掉人生的。”

“我真的很想演戏。演戏是我的激情所在,他们拿走了我的激情,他们赢了,这是他们唯一打败我的地方。”

这是张柏芝终于不再有负面新闻传出的一年,也是陈冠希和阿娇终于进入“活跃期”的一年。

张柏芝在这一年参加了11档综艺节目,并传出了拍新片的动向。与此同时,她没有再哭诉和抱怨,被议论最多的两则新闻是——幼儿园中,一群拿到甜甜圈的小朋友,只有Lucas没有拆开包装,因为“我想带回家给我妈妈”,以及,在接受谢娜访问时,张柏芝数度落泪,反省了自己的失败与任性。

比起张柏芝的沉寂,《触手可及》播出后,陈冠希的处境已有了巨大改善。5月,他被拍到和超模秦舒培在香港街头拥吻,被问及恋情,陈冠希一反常态地回应:“我现在好开心,多谢关心。”他对这段恋情的投入很快便在一个多月后得到印证——为了给丢掉真人秀出演机会的女友出头,他不惜在微博上爆粗,大骂林志玲“BITCH”。

尽管被指缺乏涵养,但这并没有阻碍陈冠希的事业发展。这一年,无论是做直播还是现场演出,他都能聚拢超高人气。年底时,陈冠希宣布签约中国最大的独立厂牌摩登天空,并开始积极筹备新专辑。

阿娇的事业也在这一年迎来了转机,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这是《前度》之后阿娇第一部摆脱偶像定位的作品。在这部群像式电影中,阿娇穿起旗袍,用身段和眼神演绎了一个被丈夫冷落,却对他一腔忠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姨太太。阿娇在全片中只有四场戏、三句台词,却凭借这短短的8分钟入围了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很多观众在看过电影后纷纷表示,这是一个他们过去不曾看到的、全新的阿娇。

阿娇在《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表演让许多人看到了她的另一面 图 / 网络

但在生活中,阿娇却依然是那个没有走出阴影的、感情中的低自尊者。在综艺节目《饭局的诱惑》中,阿娇再次被问及婚恋问题,主持人马东问她,“如果一个男人对你说爱你,愿意娶你,向你请求一个恋爱的机会,你会被打动吗?”阿娇的回答很果断:“未必。”但同时她又表示自己渴望婚姻,节目的最后,一向毒舌的马东特意安慰阿娇,“放完这期节目,你的追求者会排着队来求婚。”

这期节目中的表现也是阿娇这些年来出现在公众面前时的缩影,大多数时候,她都显得悲观、落寞,而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无法娱乐大众的她也只好错过一个又一个翻转境遇的机会,始终徘徊在人群的边缘。

“我不想谈恋爱,只想结婚,可是没人说过要娶我。”

“艳照门”发生后的第九年,三位主角的人生已经有了全然不同的样貌。

一年前在西安的草莓音乐节上,陈冠希曾对台下的观众喊话,“如果我,我是说如果啦,我结了婚,生了小孩,你还会记得我吗?”一年后,37岁的他,真的做了爸爸。

令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是,曾经的浪子居然变成了晒娃狂魔。一开始,他只是隐晦地发婴儿鞋或者小脚丫,忍了两个月后,他终于晒出女儿正脸照,配文她的英文名“ALAIA”,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会把自己的婴儿照和女儿的拼在一起,问“像我吗?”还会发抱着女儿的照片,配文“家庭第一”。

女儿出生后,陈冠希接连发布了三张专辑,连成一个系列,叫《一只猴子》。新专辑发布会上,他主动提起女儿,“就算有不开心的事,我看到她就会笑,觉得这个世界其他的东西都是屁,希望我可以做一个好爸爸。”

陈冠希变成了“秀娃狂魔”  图 / 网络

让他有所收获的并不只是家庭。2017年年初,他的潮牌拿到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9月,他还在纽约大学做了关于“中国制造”的演讲。整个演讲过程正能量爆棚,陈冠希称自己是中国人,不能让“中国制造”成为低标准的代表。这次演讲内容再次在网络上刷屏,令一众看客惊呼,纷纷称他是“爱国的华侨企业家”。

作为当初那个遭遇最猛烈攻击的人,陈冠希用了最久的时间迎来转机,却也是转的最顺利的那一个。但他仍然是阿娇生活中的阴影。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惊艳表演并没有令演员阿娇的境况得到改善,更多时候,她接到的仍是烂片。为宣传电影《京城81号2》做直播时,涌入直播间的网友中有人连续用“陈冠希”三个字留言刷屏,看着满屏的“陈冠希”,阿娇只好低头看手机,一脸尴尬。不久后,她和台湾32岁的整容医生赖弘国的恋情曝光。男方随即被翻出情史丰富的各种“黑历史”,网友们开始替阿娇着急,“明明长得这么美,为什么总要在垃圾堆里找男友?”面对质疑,阿娇表现得完全不在意,她说,“每个人都有历史,每个人都有过去。”

张柏芝原本计划在这一年以“从头再来”的面貌回归,她投资并且主演了都市剧《如果,爱》,片中女主角在遭遇丧子之痛后被前夫冷落,最终依靠自己走出困境,片花开头的那段独白,更像是张柏芝自己的宣言:“当我们放下过去重新开始,才明白正是那些痛苦的过往,让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但香港媒体报出的一则她对锋菲复合无法释怀的新闻又让她被打回原形。她在Instagram上传了自己用手机拍摄的影片,视频里,她把镜头对准家里的菲佣和两个儿子,要求他们对着屏幕用粤语不断重复——“衷心祝福他们”。这个被她看作是正面回应的举动却收到了相反的效果,看过视频的网友几乎都在指责她,“大人之间的恩怨为什么要拉上孩子?”

直至今日,张柏芝似乎还陷在一个怪圈里走不出来——她越是执着于证明自己早已释怀,就越是为自己的无法释怀增添证据。

“承受误解,是自我实现路途上必要的耗损,张柏芝要解释,要洗白,但在无形中流失了真实的自我,她从未真正从阴影里走出来。”

——娱评人 闫红

在“艳照门”过去第十年的第一个月,张柏芝晒出了她陪两个孩子玩滑板的照片,阿娇则在跨年演唱会结束之后大方地秀了一次恩爱,她在接受采访时大赞新男友,“不是仅仅遇到男朋友那么简单,而是遇上一个对我好,又细心,真正关心我的人,不是很容易的……”并乐观地表示,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收获婚姻。

陈冠希则把自己关进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房,他在那里生活了三天,任人随意观看——这是他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音术”艺术展上的作品——《我的拉和吃都在这儿》。面对参观者的注视,他显得亲切和善,会拿出手机向路人展示女儿的照片,还会夸过路的小女孩可爱。

陈冠希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行为艺术作品《我的拉和吃都在这儿》 图 / 视觉中国

他的脸上似乎已经看不到往事,但这次艺术展,他还有两件作品参展,一件名为《以牙还牙》,展示的是贴满了两面墙的手机照片,都是别人对他的偷拍;另一件则是名为《血同》的全息影像,在那里,虚拟的“陈冠希”被倒挂着,满身伤痕,鲜血一点点渗出伤口,滴在地上,形成一摊血迹。

看上去,三位曾经经受滔天绯闻的受害者已经都走向了释然,但“那件事”在他们心里是否真的过去了,没有人有答案。

—— 未完待续 ——

来源:每日人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三位“艳照门”主角的十年

01 Feb 09:03

20个简短而深刻的精彩回复(第八期)

by 梁萧

1.我老弟11岁竟然因为早恋被叫家长什么水平?

你们这帮小jr真晚熟,我八岁就会偷看我爸私藏的黄 碟玩小 鸡了,十岁就能头钻裙底闻小女生裤裆,十二岁就可以对女老师开黄腔,十三岁就开打人生第一架飞机,十五岁就懂全部的性知识,十八岁就把当时的A V女优全部收集在电脑硬盘里!如今我三十岁。。。。。。。。。。。。。。。。还是个处 男

2.作为曾经世界第一的虚拟货币,Q币为什么没落了! 

因为马化腾不过生日了。

3.如果情侣分手男方被告强奸怎么办?

-给她钱,再告她卖淫啊

-她再告他嫖娼,玉石俱焚啊!

4.王思聪如出生在普通家庭上限会发展到什么水平?

和现在发帖的你差不多

5.火车硬卧上铺怎样优雅的爬?

踩着下铺的脑袋上去

6.你和陌生人做过最有默契的事是什么

-对面走过来的陌生人,互相晃好几次才知道自己走哪边

-引用楼上:这时候就体现欧洲步的优越性了。

7.国足段子千千万,最好笑的哪一段?

看了这么多年国足,数学长进不少,特别是概率计算。

8. 你买过的性价比最高的东西是什么?

卫生纸和避孕套, 几块钱的成本,接的是几十亿的活 .

9. 假期想和男票去旅游,结果男票妈妈不同意,理由是对男票影响不好

都是心疼自家白菜的,头回见心疼自家猪的~可以!

10. “年轻时先奋斗,成功了女人有的是”,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

年轻和帅,才有真正可信的恋爱,虽然肤浅,但真实。漂亮的人才有青春。丑人和日后才发达的人,是没有的。

11.闲来无事,都聊聊你有啥不为人知的怪癖?

喜欢扣大腿内侧的灰尘,加上汗渍和湿疹,混合在一起,搓成小条,扣下来,再拿在鼻子下闻一闻,那感觉真爽,曾经有几次,我甚至想尝尝咸淡。。。。

12.你听过最优美的名字是什么?

一个女的在车上碰见一个男人,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无聊就逗小孩子玩,闲聊间,知道了两个孩子是龙凤胎,女孩叫一弦,男孩叫一柱。挺奇怪的名字,女的就问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取这两个名字。原来,两个孩子的妈妈叫陈华年,生两个孩子的时候难产去世了。

13.女生的嘴亲起来有种甜甜的味道,你们有感觉到吗?

也可能她男神糖尿病

14.再见了,李姑娘,虽然我可能有你要的样子

-要是没钱没房没车,女孩子说喜欢我,我都不敢答应,她不懂事,你得懂。

-爱情输给了现实吗…还是这姑娘真心没喜欢你?

楼主回复:希望是真心没喜欢我吧,那样她还是嫁给了爱情。

15.作为一个28岁老阿姨,真是感到迷茫又害怕啊!

-只要保养好,男友在高考

16.你曾经被说过像哪些明星? 

打球时候灵活的脚步经常被尊称为赵四

17.男女出轨都是被什么驱使?

女:为了心动

男:为了新洞

18.为啥明星出轨对象,都是长的比原配难看啊

好看的皮囊试过了,要换换有趣的灵魂

19.探探上扫的女人 聊了两天就喊我老公,JRS帮我看看是什么套路?

回复:看到李梦瑶我就不看了

20. 真是最丑的狗真的好丑 笑死了……

20个简短而深刻的精彩回复(第七期)

来源;步行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20个简短而深刻的精彩回复(第八期)

14 Nov 11:01

失去“下木总统”的《纸牌屋》,编剧正苦思新结局

by 梁萧

10 月 31 日,当 Netflix 因为凯文·史派西的丑闻宣布暂时停拍《纸牌屋》时,整个剧组早已经在巴尔的摩拍摄了最新一季整整两周。

根据 CNN 的报道,《纸牌屋》停拍的消息至少会影响到将近 2000 个工作机会,剧组人员每个人都处在动弹不得的情况。尽管停拍期间,剧组人员还是能够收到薪水。

过去几季的《纸牌屋》,有许多场景都是在巴尔的摩进行拍摄。根据 Maryland 电影委员会表示,光是第四季,就有 2700 多名人员是从当地聘请,以及向 2000 个店家租用或购买用品。

一般来说,电视剧、电影拍摄的拍摄期之所以要经过严格的掌控,是因为无论时间还是人员的变动,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加上每个剧组人员的时间有限,要像《纸牌屋》这样无限延后拍摄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在《纸牌屋》饰演“下木总统”(凯文·史派西饰演)妻子的罗宾·怀特(Robin Wright)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不愿意回应与《纸牌屋》的合约问题。

按照 Netflix 原定的时间表,《纸牌屋》下一季会在明年五月推出。但现在,无论是 Netflix 或制作公司 Media Rights Capital,双方都无法确保接下来何时开工。

而重新开工以前《纸牌屋》还面临另一个困境:重写脚本。

凯文·史派西性骚扰丑闻曝光之后,《纸牌屋》的剧组当中有 8 名工作人员,出面指控受过凯文·史派西性骚扰,这使得 Netflix 立即将他从剧组中开除。

也就是说,《纸牌屋》编剧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梅丽莎·詹姆斯·吉布森(Melissa James Gibson)和弗兰克·普列赛(Frank Pugliese)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设定一个失去主要明星要角的结局。

若回顾 1990 年英国 BBC 所拍摄的《纸牌屋》,当时的故事结局是主角 Francis Urquhart 遭到枪杀。

根据《综艺报》的报导,制作人确实有考虑让下木总统在新的一季死去,认为这个桥段显然是需要的,毕竟剧中他所扮演的是一位邪恶的政客。但现阶段也已经不只关乎“下木总统”的去向,也包含其他演员与剧情的发展。

此外,有部分剧评人提出看法,认为《纸牌屋》的编剧,必须更为谨慎看待现下的状况。这个故事当中,凯文·史派西与剧中人物是有其重叠程度。甚至于,一个有关华盛顿白宫,暗喻着美国政治圈的故事,到底该如何划下句点,可能都该列入思考。

有关编剧的进度,《纸牌屋》方面目前没多做回应。但内部人士透露,Netflix 与 Media Rights Capital 预计将在感恩节,也就是 11 月 23 日以前给剧组人员一个初步的交代。

来源:好奇心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失去“下木总统”的《纸牌屋》,编剧正苦思新结局

11 Oct 05:36

微软和 Facebook 铺了一条 6600 公里长的海底光缆,这背后是怎样一门生意?

by 梁萧

九月底,微软和 Facebook 拥有的跨大西洋通信光缆 “Marea” 建成。它具有极高的传输速度,达到每秒 160 太比特、相当于一秒钟可以传输 5000 多部高清电影到 6600 公里以外的地方。

再早些时候,Google 也找了中国、新加坡、日本等地的五家电信运营商一起铺设光缆。

根据 TeleGeography 所做的调查,目前全球总计铺设超过 370 余条海底光缆,总长度超过100 万公里。其中最长的是亚欧三号海底光缆(SeaMeWe-3),总长 3.9 万公里,由法国电信和中国电信牵头筹建。

你我今天能足不出户的在家里接收到来自全球的信息,基本都依赖于铺设在全球各地的海底光缆,这些光缆承载着 95%-99% 的国际数据通信。

这些密密麻麻的线条就是海底光缆

既然已经有如此密集的海底光缆网络,为什么科技公司还要自己弄?

海底通信已经有一百多年,光缆也铺了 300 多条

海底通信最早出现在 1840 年代。当时正值工业革命,技术进步催生出古塔胶这种材料,用它包裹的金属电线可以布设在海底。1850 年盎格鲁-法国电报公司(Anglo-French Telegraph Company)公司在英法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当时既没有电话更没有互联网,这条电缆被用来发送莫尔斯电报密码。

在成功铺设这条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后,人们开始筹划铺设跨大西洋电缆,将欧洲和北美链接起来。但是跨英吉利海峡电缆和跨大西洋电缆的铺设难度完全不同。

铺设英吉利海峡电缆,风平浪静的情况下一天就足够了;而跨越大西洋,以当时的轮船行驶速度差不多要航行三个多星期,期间的天气情况难以预料,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光缆断裂。

并且单船难以承载电缆的重量。为此处于电缆两段的英美两国各自出动最大的军舰,装载一半跨洋电缆。经历数次失败后,1858 年 8 月,跨大西洋电缆铺成。英国女王向美国总统发出祝贺信。

英国女王写给美国总统的祝贺信。

现代意义上的海底光缆出现在 1980 年代。1988 年,美英法之间的首个越洋海底光缆(TAT-8)系统建成,该海底光缆全长 6700 公里,含有 3 对光纤,每对的传输速率为每秒 280 兆比特。

1990 年代之后万维网出现,互联网向整个社会开放。此时大量铺设的海底电缆因为带宽有限、传输稳定性差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高速信息传播的要求。

替代方案之一的卫星通信也是带宽有限并且价格昂贵。由此传输稳定、速度快且价格相对低廉的海底光缆成为全球通信介质首选。海底光缆的铺设数量和里程数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快速增加。

海底光缆是如何铺设的?

那这些遍布全球的海底光缆如何铺设?简单来说,海底光缆企业将光缆生产出来以后,会被转移到专用的敷设船上。与此同时,他们会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地勘察,确定敷设路线。

泰科电子(TE)海底通信部亚太区销售总经理钟谦博士向《好奇心日报》介绍说,他们在设计线路时要尽量避免礁岩、已经铺设的光缆等障碍。实地勘探一般会先用船上声纳设备,遇到近海海底环境状况复杂、声纳不方便探测的时候,他们还会派出潜水员查看。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部门的前身是 AT&T 海底系统部门,它占据海底光缆市场近四成份额。

海底光缆铺设流程。视频/TE

勘察、路线设计工作完成后,光缆就进入铺设环节。通常光缆铺设公司会将光缆放入专门的敷设船,然后出海。接近铺设位置后,敷设船再派出光缆埋设机,它底部有几排排水孔。工作的时候这些孔会射出高压水柱,以此在海底冲刷出一条沟槽,用来放置光缆。

它有点像耕田时使用的犁,由海底光缆敷设船拖曳前进,并通过工作光缆作出各种指令。其底部有几排喷水孔,作业时,每个孔同时向海底喷射出高压水柱,将海底泥沙冲开,形成光缆沟。而设备上部有一导缆孔,用来引导光缆到光缆沟底部。

以此循环往复,越洋光缆铺设即告完成。

不过海底光缆生意更难的地方在于维护。海底通信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远远大于陆地系统。如果陆地系统出了故障,维修团队开工程车去,可能两三个小时就到了,不久就修复好了。但是在太平洋中的系统出了故障的话,船只出去一天就是几十万的费用,包括燃料、人力、船只费用等,而且距离遥远、不易到达,所以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地严。

钟谦认为其中保证海底光缆可靠性最关键的两点是机械性能好,即通过外裹钢丝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以及,再在里面裹聚乙烯层进行绝缘保护。

海底光缆近照。图/TE

如果海底通信系统真的出现了故障,需要进行故障定位。第一步通过光导,打进光纤的激光信号会在断裂地方反弹。工程师会根据光传输的时间测算距离,从而估算从岸这一端起,光缆大概断的位置。第二步通过电压,因为光缆带电,那么在出现故障的地方电压会改变,根据电压变化可以估算光缆在什么地方断掉。

一条鲨鱼咬向海底光缆。图/TreeHugger

“然后我们就会派维修船出去。因为现在的定位技术是非常准确的,基本上就能锁定在几公里之内。维修船到达这个范围的时候,就用短距离的、更高分辨率的光学手段定位。基本上在几百米到一公里的范围之内,就可以把故障点确认下来。”钟谦告诉《好奇心日报》。

既然这么麻烦,为何科技公司要自己铺设?

Facebook、Google、微软这些大科技公司是为了拥有更高带宽、更快传输速度的网络,自己牵头铺设海底光缆。

比如这两年流行的视频、VR、直播等服务,对数据容量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并且,科技巨头在全球设有数据中心,用户在美国往 Facebook 上传了一张照片,实际上全球有好多点同时都同步上传了这张照片,这在流量上面会有很大的需求。以及还会有备份的需求,即一旦一处服务器出现故障会马上切换到另外一边。

Google 有一条去年 6 月刚刚开始商用的海底光缆 FASTER,它长约 9000 公里、连接美国和日本的海底光缆,带宽达到每秒 60 太比特,是当时全球最快的海底光缆。其铺设成本大约是 3 亿美元。此外,Google 还准备跟 Facebook 共同出资建造的跨太平洋光缆,预计 2018 年投入使用,带宽比 FASTER 多一倍。

当然,这背后还有光缆技术本身的进步,使得现在可以铺设 10000 公里以上两地直连的光缆,不需要中途另设光缆登陆点。

参与建设 FASTER 光缆的泰科电子表示,从建缆的过程来说,Google 和其他电信运营商没有什么不同的,大家都是俱乐部的形式,即合作建设、共同维护,如果一条光缆出现通信故障,可以相互临时借用光缆资源。

其中的差异在于,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比科技公司更多的光缆,它们希望光缆更加稳定,其中可能会以牺牲部分性能为代价。而科技公司会性能优先。

来源:好奇心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微软和 Facebook 铺了一条 6600 公里长的海底光缆,这背后是怎样一门生意?

06 Aug 11:08

新中产的26个真相

by 梁萧

新中产阶级在百度百科上的概念为:新中产阶级是指以30岁到40岁左右的人为基础的一个强大族群。物质的丰富让他们内心深处有强烈的安全感,同时,良好的教育也让他们保持工作上的强烈进取心。

那么来看看这份有多个行业汇总的新中产的26个真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新中产的26个真相

06 Jun 11:45

漫画 | 5分钟看懂中国最新的量子计算机

by Sheldon

本文作者:Sheldon

这是Sheldon的第33篇漫画,所有图片大约1.7MB。

联合标题头

量子力学说不定会成为

计算机系的必修课哦!

封面900x500

量子计算机短图_01

阿基米德说过,
“给我一根杠杆,
我能撬动地球。”

那么问题来了:
为了承受地球的重量,
这根杠杆得多粗多长?

量子计算机短图_02

同样的道理,
在计算机科学家眼中,
给他一台传统计算机,
就能对一切任务进行运算。

只不过有些任务比较复杂,
运算时间有点儿长。

量子计算机短图_03

所以,
从实践的角度讲,
传统计算机不是无所不能的。
在执行某些特殊任务时,
(比如令科学家头疼的NP问题)
它是“臣妾做不到的”。

量子计算机短图_04

2010年,
MIT的计算机科学家
阿伦森和阿尔希波夫提出,
在一种类似于高尔顿板的
量子光学系统中,
进行“玻色采样”的任务,
传统计算机就搞不定。

量子计算机短图_05

在这种量子光学系统中,
光子就相当于弹珠,
多光子干涉仪相当于钉板,
单光子探测器负责查看
光子从哪个口子跑出来。

量子计算机短图_06

玻色采样看似是个普通问题,
可一旦牵扯到量子力学
很多违反直觉的幺蛾子,
突然就冒出来了!

量子计算机短图_07

幺蛾子一:
波粒二象性

在量子力学中,
光子既是一种粒子
又是一种

量子计算机短图_08

一束波遇到障碍之后,
既会透射,又会反射
所以,
光子遇到分束器时,
既会透射,又会反射,
会同时从两侧跑出来。

量子计算机短图_09

幺蛾子二:
不可区分性

两个光子的情况就更复杂了。
首先,
两个光子可能完全一样,
你根本区分不了谁是谁。

量子计算机短图_10

幺蛾子三:
多光子干涉

在同时经过分束器的时候,
两个光子的分身们,
有可能会相互叠加
也有可能会相互抵消
最终结果很难一句话说明白。

量子计算机短图_11

幺蛾子四:
采样时波函数坍缩

当光子遇到出口的探测器时,
就会突然收起波动性,
展现出最初的粒子性。

一开始有两个光子进来,
最后只能让两个光子出去,
其余的“分身们”都必须消失,
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坍缩。

量子计算机短图_12

总之,
玻色采样,
就是N光子跑进去,
又随机从其中N个出口
跑出来的过程,
全部归量子力学管。

量子计算机短图_13

阿伦森和阿尔希波夫证明,
用传统计算机解决这个量子问题,
采样的时间会非常长。

如果一共有N个光子参与实验,
传统计算机的采样时间,
就会呈N²×2N的规律增加,
比直接做玻色采样实验慢得多。

量子计算机短图_14

如果量子光学实验设计得合理,
肯定比传统计算机的速度快。

所以,
这个实验装置本身,
可以称之为一种光量子计算机
而它“计算”的内容,
正是对输出光子的分布进行采样。

量子计算机短图_15

如果光子的数量达到50个,
在传统计算机看来,
计算量就会增加到3百亿亿次!
即使你用上目前的超级计算机,
都不可能很快完成一次玻色采样,
只能直接在装置上做实验。
这就是一种“量子优越性”

量子计算机短图_16

实验装置说起来容易,
但实现起来却十分困难。

比如,
怎样才能干净利落地
产生单个光子?
怎样让产生的光子不可区分?
怎样才能降低玻色采样的损耗?

2017年5月,
这些难题
被中科大潘建伟、陆朝阳研究组攻克了。

量子计算机短图_17

如果利用这个装置
对三个光子进行玻色采样,
采集一个样本只需要0.2毫秒。

同样的任务,
如果由世界上第一台传统计算机
ENIAC通过计算完成,
则至少需要44毫秒。

可以说,
在这个特定的任务上,
量子计算机获得了胜利。
跟国际上其他同行类似的实验相比,
这个速度也快了24000倍。

量子计算机短图_18

不过,
目前这个装置,
只尝试了5个光子的实验。
若想秒杀超级计算机,
开展50个光子的实验,
科学家还需要努力。

况且,
玻色采样装置,
只能做玻色采样,
无法执行其他计算任务,
是一种非通用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短图_19

不过,
造出玻色采样装置,
也为制造通用量子计算机
扫清了重要的技术障碍。
因为高品质单光子源,
高效率干涉仪,
都是它通用的最核心部件。

除了光学装置之外,
科学家还借助很多手段,
尝试实现量子计算。
例如离子阱、核磁共振、
量子点、核自旋
超导等等。

2017年3月,
朱晓波、王浩华
和陆朝阳、潘建伟合作,
利用超导的方法,
制作了一个量子处理器,
还让10个量子比特
形成了量子纠缠。

量子计算机短图_20

在这个超导量子处理器中,
电磁波有两种能量不同状态。
一种状态表示比特0,
一种状态表示比特1。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
超导电路可以处于,
既是0又是1的叠加状态,
这就是传说中的量子比特

量子计算机短图_21

量子计算机的优势是,
当它有N个量子比特时,
由于状态相互叠加,
它最多可以同时处理
2N个状态!

但要注意,
这些状态的处理不是互相独立的,
也只能用特殊的方式提取结果的一个组合。

量子计算机短图_22

不过,
量子比特越多,
制造难度就越大。
在此之前,
科学家在超导量子计算中,
只能完全操控9个量子比特。

在这个超导量子处理器中,
中国科学家做到了
让10个量子比特形成了
最大程度的纠缠态。

量子计算机短图_23

量子计算机短图_24

一个计算机的运算过程,
就是操纵比特的过程。
让10个量子比特产生纠缠,
说明中国科学家
能够完全操控这10个量子比特。

量子计算机短图_25

这两个量子计算机的成果,
让中国科学家们
在通向更高级的量子计算的路上,
迈出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未来,
要想用上实用的量子计算机,
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量子计算机短图_26

Sheldon二维码_动图

01 Apr 09:17

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人间日常

by 梁萧

画这组作品的初衷,是想给平凡的生活留下些什么,试图在琐碎中挖掘意义,于是我开始仔细阅读每一张面孔,感受他们的笑脸背后藏匿起来的,那些不愿对人吐露的东西。我变得越来越不爱画笑脸,而更愿意画紧锁的眉头和一脸的沉默,大概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人间日常(@李彬BinLee)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人间日常

31 Mar 05:37

再看一遍:LiquidText – iPad 上的文档阅读与标记应用 [Video]

by 青小蛙

LiquidText 是一款 iPad 上的文档(PDF、DOCX、PPT)阅读与标记应用,可以将标记整合在屏幕右侧,只需要选中文字,轻轻托到标记评论区即可,高级功能支持多文档对比标记。@Appinn

青小蛙曾经在去年 6 月份介绍过 LiquidText,当时 @skystar 同学就提到:「看了视频才知道这货真牛逼」

而看过 LiquidText(LiquidText PDF Document Reader: Annotate & Excerpt) 新近更新后的视频介绍,青小蛙还是觉得这货好厉害,于是把新的视频搬过来再看一遍(1分10秒):

重要的是,这么好的应用还免费。


相关阅读


©2017 青小蛙 for 小众软件 | 加入我们 | 投稿 | 订阅指南 | 反馈 | 代理(优惠码 Appinn)
b27c41ad47c2611d60d7452a4c02dd52
Site Meter

apppackge:

23 Feb 06:49

3招快速提升建筑摄影水准

by jiangli

建筑是非常适合都市人的拍摄题材。对于初学者而言,拍摄建筑有何注意事项,如何拍出精彩的建筑摄影作品?

今天要讲述的就是3个快速提升建筑摄影水准的小方法,不要错过哦!

1.图案、纹理、线条

与方方正正四平八稳的传统建筑不同,现代建筑的设计和规划越来越注重新奇感和艺术性,适合拍摄抽象效果的照片。

细心观察建筑的外观,寻找一部分有趣的图案、纹理与线条,聚焦、放大它们,让它们成为画面的主角。

拍摄这类照片最重要的是保持画面“干净”,让观众视线更多集中于纹理与线条的形式美之上,而不会受到其它元素干扰。

在突出线条美方面,右图显然更胜一筹

利用长焦镜头聚焦、放大局部细节,用大量重复,具有韵律感的图案、线条填充画面,效果往往很不错。

还是不够吸引人?那就试试去色吧!排除颜色的干扰,线条和图案的存在感就更高,表现力更强了。

2.用好反射面

现代建筑的表面会用上大量反光材质,形成具有一定成像能力的反射面。

善用这些反射面,配合外来光线,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效果。

比如说,玻璃后的实景和反射面上虚影的虚实结合:

将反射率高的玻璃幕墙当成镜面,创造完全对称的构图:

或者专注于拍摄幕墙上反射的影像,用玻璃幕墙映出蓝天白云乃至日落。

无论采取何种利用方式,用好反射面的前提都是对周边的细致观察,对周边环境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构图。

此外,调整拍摄角度,以获取不同的倒影效果也是很重要的,多做些尝试吧。

3.控制变形

在利用广角镜头拍摄大型建筑物,尤其是仰拍时,可能会出现很明显的镜头变形,这是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变形并不一定是坏事。

广角镜头变形的特性是大幅拉伸画面边缘的近景。适当的变形可以令建筑物显得更宏伟,或是令相片更有张力。

​广角仰拍使建筑看起来比实际上高大

焦距越短,广角的变形效果就更为显著,鱼眼镜头更是将变形最大化,造成四周向中心坍陷的趋势,看着别有一番风味。

鱼眼下的埃菲尔铁塔

如果拍摄纪实题材,想让建筑的形状正常些,但又由于对视野的要求必须使用广角头乃至超广角头怎么办?如何减少变形?

方案一,用标准头拍拼接全景。标准镜头的变形很小,拍出的画面最“真实”,而后期的拼接又解决了视野不足的问题。

下图就是一张标准头全景拼接法作品,由8张标准头拍摄的照片拼接而成。换成用超广角拍的话,变形不知道会多严重。

标准头全景拼接法的具体注意事项,请参考《从前期到后期,玩转全景接片》一文。

如果嫌全景接片麻烦,非要用超广角拍,你也可以通过构图尽量减小变形程度。

具体原则是,把水平线(如水平面、地平线)和竖直线(柱子、树木)尽量放在画面中部,避开变形严重的边缘部分。

如有需要,可以把边缘处,变形最严重的地方全部裁剪掉。

如上图,把马路和门楼水平线都放在画面中部,变形很少。

再通过裁剪去掉下方变形严重的近处地面,和画面左右两侧略显弯曲的路灯,这张照片实际的镜头变形就很小了。

第三个方案,用后期软件进行修正。在此,小编以 Photoshop CS6 为例为您进行一次简单演示如何修正广角变形。

有请我们的小白鼠

可以明显看出,画面下方的道路都变成弧形了,变形不可谓不严重吧!

用 PS CS6 打开这张图片,我们开始第一步,在上方菜单选择“滤镜”——“自适应广角”。

寻找到需要矫正的曲线两端,使用约束工具拉出弧线,可以将弧线立即自动变直,并同时将图像校正。

如下图所示,拉出四条线,分别约束了上下左右的变形,将曲线拉直。可以看到图像变形得到了校正。

最后,尽可能多保留画面信息地进行最大裁剪。

如上图,虚线裁剪框外的部分全“浪费”掉了,画质自然受影响。变形越严重,修正后的图像扭曲越厉害,画质受损也越严重。

所以如果真想拍纪实类的“真实”建筑,还是想办法在前期尽量减少变形的好。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精彩,请关注「摄影世界」微信(微信号:PhotoWorldMagazine)
19 Feb 12:18

动物与大自然的完美融合

by 梁萧

动物与大自然的完美融合,在她笔下绽放出了和谐又惊艳的美感……FB:scandygir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动物与大自然的完美融合

19 Feb 10:18

iPad Pro 学术指南 |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

by vanilla2w

c2874e4797de39827202892223e0890959c9e_mw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今年,我们在  2016 年度盘点 中举办了一次大型年度征文活动,鼓励大家围绕「数字生活」为主题,回顾刚刚过去的 2016 年。我们给予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有史以来最丰厚的 奖品,以及跨越春节的两个月充足时间,等你参与。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是「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征文活动的第 16 篇入围作品,我们会在两个月的活动期内,不定期从收到的投稿中挑选发布优秀的文章,你可以 点此查看 之前的入围文章。所有经此发布的文章,即为已入围征文活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本文篇幅较长,大家可以通过 百度云 下载本文的 EPUB 电子书和 PDF 电子书,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前言

纵观 iPad Pro 的发展历史,这款重新定义平板电脑的移动设备在两年内已经完成两代的迭代更新,从一款饱受争议、定位尴尬的新产品,演变成了一款为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和接受的生产力工具。

而回想起 iPad Pro 12.9-inch 刚发布的时候,Tim Cook 就开始不停地强调 iPad Pro 可以完全取代 PC。作为一家公司的 CEO,他为自家产品不遗余力地背书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回归现实,iPad Pro 完全取代 PC 不是说不可能,而是时候未到。虽然随着 Apple Pencil 和 Smart Keyboard 发布,iPad Pro 突破了硬件上的瓶颈,但是 iOS 系统上的限制却成为了 iPad Pro 生产力最后的天花板,而这也是除了 Apple 自己以外其他人都无可奈何的事情。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 iPad Pro 12.9-inch 发布后这两年里各大应用开发商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优秀软件开始适配 iPad Pro,所以我们现在能用 iPad Pro 胜任很多以前用 PC 或者 Mac 才能完成的工作了,甚至还能完成很多 PC 或者 Mac 都完成不了的任务。

而这一段心路历程,也可以用我今年的经历来反映:由于对第三方键盘和电容笔的不信任,光是 iPad Air 2 对我来说实在难以发挥什么作用,于是在 2 月份我卖掉了一直在吃灰的 iPad Air 2,随即考虑购入 iPad Pro 12.9-inch 或者 Surface Pro 4。当时带着对 iPad 这一产品线的失望和对各大软件开发商对 iPad Pro 适配进展的不满,最终我选择了国行版的 Surface Pro 4。不得不说,Windows 10 的体验还是不错的,Surface Pro 4 的功能设计也非常优秀,能够流畅使用未阉割版的 Office 也让我找回了久违的感觉。但是,致命的缺点可以吞噬所有的优点。微软对品控的不成熟导致 Surface Pro 4 频繁出现休眠无法唤醒、自动关机等问题,Windows 平台上大多数效率类软件的质量也乏善可陈,而与苹果生态系统的割裂压死了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在 3 月 31 日 iPad Pro 9.7-inch 发售的当天,我又卖掉了 Surface Pro 4,直奔 Apple Store 入手了 iPad Pro 9.7-inch、Apple Pencil 和 Smart Keyboard,下定决心用这台 iPad Pro 陪伴完我这两年的研究生生涯。

笔者目前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 Master of Commerce,正在攻读 Business Analytics 和 Business Law 两个硕士学位。得益于悉尼大学先进与完善的教育系统,特别是 Blackboard 对学习资源共享与分发、小组成员内部协作、在线测试、作业提交与回馈等功能的高度集成,提供了一个如鱼得水的环境,对笔者使用 iPad Pro 来完成学术任务的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在经历了两个学期八个月的重度使用后,私以为对 iPad Pro 在学术上的使用有一些独特的见解,遂着手撰写此文,来分享我用 iPad Pro 完成绝大多数学习任务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帮助有同样需求的朋友。

在 2016 年,我在网络上也看到了一些有关 iPad 的分享文章,其中以 @赵赛坡iPad 生产力指南 v1.2 和 MacStories 主编 Federico Viticci 的 A Computer for Everything: One Year of iPad Pro 最为出色。鉴于前人在此领域已做出卓越的成就,此书将另辟蹊径,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谈 iPad Pro 在学术方面的表现。

此书将以修订我曾发表在少数派的「iPad Pro 和它的学术养成记 | Matrix 精选」一文为契机,以全新的姿态展示给大家一个用 iPad Pro 专注于学术的世界。本书并不会深入研究各类应用的使用技巧,大家若有这类需求,可以在少数派上找到许多优秀的应用技巧分享或者教程。本书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将 iPad Pro 作为 PC 或者 Mac 的延伸,而不是教你如何去取代 PC 或者 Mac,因为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针对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以 iPad Pro 现有的条件还是显得捉襟见肘。所以本书将以学习流程为骨架,填充以优秀的应用为血肉,以工作流为神经网络,试图在 iPad Pro 上打造一个较为完整的移动端学术系统。

Chapter 1 硬件介绍

必选

12.9 英寸 iPad Pro,Retina 显示屏,2732 x 2048 分辨率,264 ppi,64 位架构的 A9X 芯片,嵌入式 M9 协处理器,800 万像素 iSight 摄像头,1080p HD 视频拍摄 (30 fps)。

与 9.7 英寸 iPad Pro 相比,12.9 英寸 iPad Pro 最大的优势就是超大的屏幕尺寸,而 12.9 英寸屏幕在分屏操作上也能带来更好的体验。对便携性没有太大要求,又追求大屏体验的朋友可以选择 12.9 英寸 iPad Pro。

9.7 英寸 iPad Pro,Retina 显示屏,2048 x 1536 分辨率,264 ppi,广色域显示屏 (P3),True Tone 显示屏,64 位架构的 A9X 芯片,嵌入式 M9 协处理器,1200 万像素 iSight 摄像头,4K 视频拍摄 (3840 x 2160)(30 fps)。

9.7 英寸 iPad Pro 在 12.9 英寸 iPad Pro 的配置基础上升级了摄像头像素,增加了广色域显示技术,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全新的 True Tone 显示屏。如果追求更出色的屏幕显示体验和便携性的朋友,可以选择 9.7 英寸 iPad Pro

Apple Pencil,当 iPad Pro 感应到 Apple Pencil 时,辅助系统会以每秒 240 次的惊人速度来扫描信号。完全充满后最长可使用 12 小时,让你尽情地涂写、作画、添加附注和编辑。而如果你在用 Apple Pencil 时它没电了,只需通过 iPad Pro 给它充 15 秒电,就能再用上 30 分钟。

与 Surface Pen 相比,Apple Pencil 无论是在颜值、做工、精确度、书写流畅度等方面更胜一筹。而 Surface Pen 的笔帽橡皮擦和点按触发 Cortana 和 OneNote 功能也是 Apple Pencil 在未来可以学习的目标。

选购

作为 iPad Pro 的官方标配键盘,适用于 12.9 英寸 / 9.7 英寸 iPad Pro 的 Smart Keyboard 通过 Smart Connector 与 iPad Pro 相连,无需充电,更加便捷,并且还可以作为保护套使用,应该说是最配 iPad Pro 的外接键盘。但是键盘手感个人认为非常糟糕,在折叠后作为保护套使用时有点尴尬,因为它折叠后放在桌面上时不是平整的。

Logitech CREATE 背光键盘保护壳 (适用于 12.9 英寸 / 9.7 英寸 iPad Pro),作为和 Smart Keyboard 同时推出的键盘,同样通过 Smart Connector 与 iPad Pro 相连。笔者并未使用过这款键盘,但是根据网络上用户的反馈,这款键盘自重较大,但是键盘手感胜出 Smart Keyboard 一截,不管是键程还是反馈都更优,并且还带有背光。

Magic Keyboard 并不是 iPad Pro 的标配键盘,但是可以通过蓝牙连接。作为一款 PC 级别的键盘,Magic Keyboard 的键盘手感当然远远好于前面两款,但是携带不方便是它的短板。

微软通用折叠键盘,是非 iOS & macOS 适配的蓝牙键盘,在体验原生快捷键、功能键等功能上必然有所缺失,但是胜在价格便宜和携带方便。

Apple Pencil 无磁力吸附功能,所以在携带时不太方便。而 Surface Pen Loop 同样适用于 Apple Pencil,使得它能方便地附着在 iPad Pro 上,虽然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是也聊胜于无了。

推荐配置

大家可以根据价格、续航、屏幕尺寸、便携性等方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iPad Pro 及其配件。

笔者推荐的配置为 9.7 英寸 iPad Pro + Apple Pencil + Smart Keyboard + Surface Pen Loop。

 

Chapter 2 学术系统搭建浅析

我相信,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而学霸之所以能成为学霸,除了过人的智商和异常的勤奋,他们还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我自然算不上一个学霸,但是读了这么多年书,对学习方法这个东西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虽然不见得有那么科学,那么高效,但是好歹也支撑我读到了研究生。所以在这里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来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适合你自己的学习系统,二来是以此为基础,在后面的章节详细地讲解这个学习系统是怎么样在 iPad Pro 上实践的。

在我的学习系统中,主要有四大阶段,这四个阶段换换相扣,组成一个学习循环。

首先是对整个学习任务需要有一个计划,根据课程和考核的进度、难度,对一个时期内所有的学习任务进行统筹安排。看到这,很多人会想到使用超级课程表、iStudiez Pro 这些 App 来帮助你安排课程和作业。但是先别急,在动手之前咱们先不妨先拿起手中的 Apple Pencil,打开一个笔记应用,把这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课程先列出来,然后根据课程大纲和对自己学术水平的估计,把这些课程根据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排序。最后,你就可以根据课程和考核的进度以及你对这些课程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的感知,来合理地分配你的学习时间了。打个比方,我现在在读两个学位的课程,但是我个人更加倾向于未来向 Business Analytics 这个方向发展,所以我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分配更多的时间给 Statistical Learning and Data Mining 这样的课程,而对 Taxation Law and Practice 这样的课程只要求能够通过就好,就会力争花最少的时间去获得足够的分数就行。当你的脑子里也有这样的概念后,你就可以对照课程和考核的时间安排,使用 iStudiez Pro 或者日历 App 来帮助你安排学习计划。如果你想对你的学习计划做进一步的规划,你也可以使用各类 GTD 应用来详细地管理你的学习时间。

其次是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储存。我相信,不管哪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务系统,老师会在上面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习资料,而这些资料,是你这个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你也有可能会从同学或者学长学姐那里获得一些辅助资料,也有可能有一些电子书,抑或是网络上的资源。当你看完一门课程的大纲后,你就要尽可能地去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第一步,只求多不求精。搜集完后,第二步,你再根据大纲中的要求和自己的学术水平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与第一步相反,这一步只求精,不求多。最后,在完成搜集和筛选后,你就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容器来储存和管理你的学习资料了。在选择容器时,首先要考虑到容器的稳定性和通用性。因为你的学习资料非常宝贵,我相信你也肯定不希望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搜集和筛选得到的学习资料不小心丢了,所以你要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容器来放置你的学习资料。然后,你还需要顾及容器的通用性,因为你需要考虑到自己在一些场景下无法使用自己的设备,或者是需要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及时与同学共享的情况。

接着,是学习资料的浏览与批注。当我们把学习资料从容器里拿出来后,可不是简简单单地看一看就行了。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对照上课的讲义,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做一些必要的笔记。课后,我们需要重新拿出上课用的讲义,重新梳理一下知识点,解决课堂上未解决的疑惑,或者提出新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发挥 Apple Pencil 的作用了。使用 Apple Pencil,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学习资料进行批注,就像在纸上一样。但是,与纸质资料相比,用 iPad Pro 做批注最大的优点在于随时随地的使用,并且在后期更容易归纳整理和查找索引。

最后,就是学习成果的创作与导出了。当我们完成对一节课内容的批注和对疑难问题的解决后,我们就需要对这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最终的总结,也就是做笔记。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我们首先需要理清逻辑上的层级关系,然后根据这个逻辑关系将知识点对号入座,再辅以老师的补充或者自己的注解。在学期末,你又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把整个学期这门课的内容串联起来,在复习的时候,你就只需要牢牢记住这门课的思路就行,具体的知识掌握你已经在平时完成了。除此之外,你还有各类论文、报告、小组作业等需要完成,这也是你的学习成果。当你在选择工具来创作你的学习成果时,一是你需要化繁为简,选择最精简最顺手的工具,二是要考虑到文件的通用性。打个比方,如果你选择用 OmniOutliner 来做笔记,那么当你需要导出与同学分享时你可能会尴尬地发现同学无法打开 .003 后缀的文件,而 OmniOutliner 导出为 .doc 文件需要购买 Pro 版才能实现。

说了这么多,终于说完了,你大松一口气,以为自己终于完成了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其实不然。因为,每一个循环的结束,就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创作并导出自己的笔记后,真的就完了吗?当然不是,因为这重新回到了这个循环的第一步:学习计划的安排与管理。你需要将你创作的学习成果重新纳入你的学习计划中,反反复复地去吸收其中的精华。于是,这也就印证了孔夫子说过的一句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一章我讲了学习系统搭建的整体思路,当然在这一方面大家的想法和实践肯定是百花齐放,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如何有效地利用 iPad Pro 来帮助你实现你的学习方法,而这也正是从下一章开始要讲的内容。

Chapter 3 学习计划的安排与管理

在前一章我提到过,任何一段学习旅程的开始都是建立在对学习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与管理上的。所以,本章我将会具体来讲一讲如何利用 iPad Pro 来帮助你安排和管理学习计划。

安排

GoodNotes

继续跟着我之前说过的思路走,第一步,我们要做的是一个类似于头脑风暴的东西。打开 Goodnotes,或者 Notability,whatever you like,咱们先把一段时间内要完成的课程全部写下来。紧接着,对照课程大纲,在每一门课程下开始列举该门课程的学习目标、知识重点以及该门课程对自己职业前景的影响。然后,根据刚才列举的三大点和对自己的学术水平估计,你可以根据这几门课程的优先级排个序。最后,结合课程和考核安排,就可以确定你的学习时间分配了。

Fantastical

在继续下一步前,我们先要搞清楚日历和 GTD 的不同。GTD 的创始人 David Allen 曾经说过:

日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里面也只能放神圣不可侵犯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日历里创建的事件只能是在某一个时间段一定要做某件事情,而不是在某个时间点之前要完成的事情。如果用英语表达可能会更清楚,一个是 Event,另一个是 Task。搞清楚区别后,我们将与学习相关的所有事件分门别类,分为 Event 和 Task。因此,诸如 lecture、seminar、lab、workshop、mid semester exam、final exam、group discussion、consultation 这些都可以放到日历里,而紧跟课程进度的每周学习任务和后续跟进可以放到 GTD 或者其他时间管理软件里。

在 iPad Pro 上,我选择的日历应用是 Fantastical。选择 Fantastical 有这么四个原因:

1. 自然语义输入。自然语义输入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我可以从邮件、学校公告甚至 IM 中复制一段话到 Fantastical 直接生成相关的事件,而不用再去一一设置参数。如果我要手动创建一个事件,我可以打开 Drafts,配合 TextExpander 快速输入,比如说输入:CLAW6026 Group Discussion at ABS tomorrow 10 am,然后用一个 Event in Fantastical 的 Action 添加到 Fantastical 里生成一个 Event,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2. 与其他 App 的协作。作为 iOS & macOS 上最负胜名的日历应用,有一个好处是其他 App 在做应用之间的协作时都会很容易就考虑到 Fantastical。比方说 Airmail,如果我收到了一份来自学校的邮件,标题中包含了某次活动的内容和时间,那么我就可以用 Airmail 自带的 Send to Fantastical 功能直接将这封邮件的内容创建为一个事件,非常方便。

3. 多平台统一的体验

Fantastical 覆盖了 iOS、macOS 和 watchOS 三大平台,对我来说有一个统一的多平台体验非常重要,而这也是我选择 App 时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4. URL Scheme 支持

Fantastical 支持非常全面的 URL Scheme,这对于使用 Drafts、Launch Center Pro、Pin 等 App 来提高 Fantastical 的使用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另外,再说几点日历使用中的小技巧:

  1. 使用不同的日历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事件;
  2. 尽可能使用 Google Calendar,而不是 iCloud Calendar;
  3. 可以使用日历共享功能与组员协作;
  4. 通过日历订阅功能可以获得所订阅日历的持续更新;
  5. 在创建多个事件时,尽可能地在两个事件之间留一个缓冲时间。

因为我们学校的课程表是直接提供 .ics 文件的,所以直接导入日历就可以了。如果大家的学校不提供 .ics 文件,那么你就需要自己手动输入。其实,使用 Fantastical 中的重复功能来添加课程时间表也并不繁琐,重要的是添加完后需要多次校对,确保正确。

因为我现在已经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所以我已经删除了上个学期的日程安排,所以无法给大家展示,这里只能给大家看一下我在 Fantastical 上的假期学习安排,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管理

OmniFocus

OmniFocus 和 GTD 已经被说烂了,我也不就多加阐述它的种种优越性。在这里,我只说一下我具体是怎么用 OmniFocus 来管理我的学习任务的。

根据之前对学习时间的分配,以及对课程和考核时间的安排,我会制定一个每周学习计划。这个学习计划大同小异,只需在每周日根据下一周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微小的调整即可。所以,我在 OmniOutliner 上建了一个模版,每周日只需调整其中的几个参数即可,然后导出为 .oo3 文件,然后通过 OmniFocus 的导入功能就可以直接创建包含所有信息的任务列表了。

另外一点,就是要善用透视功能。作为 OmniFocus 的杀手锏功能,如果你没能熟练掌握透视这个功能的使用,那么我觉得 OmniFocus 和 Reminders 没什么区别。对于初上手的同学来说,透视的确不是很容易使用。我觉得,在完成透视的相关设置前,你需要非常清楚你所创建的学习任务的性质,即重要性和时效性。然后,你需要搞清楚透视设置里各项筛选条件的效果。最后,你才能因地制宜,得到你想要的透视效果。其实,透视的设置都是在 OmniFocus for Mac 上完成的,iPad Pro 上的 OmniFocus 主要的功能就是查看。所以我在这里就不放 OmniFocus for iPad 的截图了,而是放一下透视设置的截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此外,我再补充一个来自 Hum 的 workflow,可以快速将 OmniFocus 中的 task 直接添加到 Fantastical 中生成相应的 Event,一般我会先在 OmniFocus 中把每门课的考核内容都列好,标上时间,然后直接全部导入到 Fantastical 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有二:一是考核是课程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千万不敢忘,于是我选择了双保险;二是有些考核内容不是顺序的,是可以拿出来先做的,所以我可以让它们进入 Action Box 的透视里,而放在 Fantastical 里是为了让自己对考核的安排有更好的时间观念。

不过,虽然我一直在折腾 OmniFocus,但是我一直都觉得对于 99% 的学生来说,OmniFocus 都有点大材小用了,因为你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事要做。所以,选择一个够用的就好,别学我。

Pomotodo

其实之前我是挺抵触番茄工作法的,一是一直没有找到好用的 App,二是觉得它这个 25 分钟的设定太死板。直到我遇到了番茄土豆,让我重拾番茄工作法。

如果说前面的日历和 GTD 是宏观调控,那么番茄工作法就是帮助你落实到每分每秒了。通过使用番茄工作法,我可以在一天中保持多次的注意力集中,这远比单纯的时间堆叠有意义。但是,有的时候我也会觉得 25 分钟实在是太短了,我刚进入状态 App 就提醒说时间到,非常影响学习效率。而这,也正是我选择番茄土豆的原因。因为在番茄土豆中,我可以非常方便地更改每一次番茄的时间。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我会设置不同的番茄时间。比如说,当我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可能会使用默认的 25 分钟,因为这段时间可能正好够我掌握一个概念或者解一道题。而当我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会把一个番茄的时间改为 45 分钟,因为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不喜欢我的思绪被频繁地打断,否则会导致我每次开始一个新的 25 分钟番茄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之前写了什么,接下来要写什么了。

除此之外,Pomotodo 还引入了 todo list 的功能,将番茄工作法和 Todo List 相结合,并且加入了 Tag 来帮助整理任务。Pomotodo 还提供非常直观的分析功能,可以对于你完成的番茄和土豆做出一个数据可视化,来帮助你更好地回顾自己的学习时间。除了 App 中的分析功能,你还能收到每周报告的邮件,给你一个更详细的选择。

Pomotodo 现在已经覆盖了 iOS、Android、Mac、Windows 和 Chrome Extension 等多个平台,以免费加内购的形式提供,开发者还非常贴心地提供了教育优惠,价格非常公道,强烈推荐大家入手。

通过 Brainstorm、Fantastical、OmniFocus、Pomotodo 以及它们在你心中的替代品们,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时间管理地井井有条。当然了,当你达到一定境界后,你就可以做到如李笑来老师所说的,和时间做朋友了。当然这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和时间做朋友》这本书。

本章示例 App 及替代 App 推荐

  • GoodNotes(替代品:Notability、Notes Plus)
  • Fantastical(替代品:Timepage、Calendard 5)
  • OmniFocus(替代品:2DO、Todoist)
  • Pomotodo(替代品:Focus、Forest) 

Chapter 4 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储存

搜集

如我在第二章中所讲,在搜集这一步我们需要经历两个过程:广撒网和精筛选。对于 iPad Pro 这个只配备了 Lightning 接口和 3.5 mm 音频接口的设备来说,「I/O」并不是它的强项,但是对于满足普通的学术需求来说是绰绰有余了。如果要用 iPad Pro 来搜集学习资料,主要有那么一些途径:

  • 摄像头
  • 麦克风
  • 网络下载
  • 邮件
  • 云盘分享
  • MOOC
  • AirDrop
  • IM

其它的途径还有通过 iTunes、 FTP/SMTP/WebDAV等,因为使用频率低、使用门槛高等原因我就不具体展开了,下面我就说说我个人使用最多的七种途径。

摄像头

摄像头当然是用来做图像或者视频捕捉,通过后期处理后生成学习资料。视频的话直接用系统自带相机录制就可以了,可以用来录制一些讲座或者课堂的内容,因为我们学校是直接提供每一堂 lecture 的录像的,所以对我来说很少用到视频录制这个途径,那么我就多讲一些关于图像捕捉的。

图像捕捉,最简单也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直接用系统自带相机,但是拍出来的照片肯定不能直接拿来用,必须得经过处理。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更倾向于直接使用第三方 App 来完成图像捕捉这一步。

Scanner Pro

我用的最多的扫描类 App 当数 Readdle 家的 Scanner Pro。其实吧,现在市面上的扫描类 App 的成像质量大同小异,比的是谁家的细节处理得更到位。Scanner Pro 不管是 icon 还是 UI 都不是最讨喜的,但是它的用户体验非常棒。当我拿到一份需要扫描的文件时,我打开 Scanner Pro 可以直接进入拍照模式,通过自动识别技术快速扫描成功,翻到下一页后,无需再按新建按钮,Scanner Pro 继续保持扫描模式,直到我添加完毕,扫描好的文档已经自动生成了一个 PDF 文件,然后通过自动同步功能已经上传到了 iCloud 或者 Dropbox。如果我需要提取文档中的文字,还可以直接使用内置的 OCR 功能,而不用再去打开 TextGrabber 了。除此之外,Scanner Pro 还想帮助你提高效率,它提供了一个邮件模版制定和 workflow 功能,为有重度需求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选择。

Carbo

为什么有 Scanner Pro 了,还要用到 Carbo 呢?Carbo 与其它扫描类软件不同的是它可以将图片中的所有内容矢量化,所以在后期编辑修改的时候异常方便。将资料扫描进 Carbo 后,我可以擦除不需要的部分,还可以移动选中的部分。这意味着什么?你扫描后的文档是可编辑的,就像是你自己在 GoodNotes 上用 Apple Pencil 写的一样。所以,如果需要扫描的文档只是用来查看存档的话,我会用 Scanner Pro,如果是用来批注书写的话,我就会用 Carbo。

TextGrabber

这又是一个看起来和 Scanner Pro 功能重复的 App。为什么要用它呢?原因有两点:1. Scanner Pro 的 OCR 功能只支持 21 种语言,而 TextGrabber 能识别超过 60 种语言,还能翻译至超过 100 种语言,所以当 Scanner Pro 不能识别某种语言时,就要 TextGrabber 出场了;2. Scanner Pro 毕竟是一个扫描类 App, OCR 并不是它的强项,所以当他的 OCR 结果差强人意时,就得靠 TextGrabber 了。

麦克风

我很少会用到麦克风来录制内容,原因我之前也提到了,唯一的例外是课堂上老师在写板书的时候。因为学校提供的 lecture 录像的影相部分内容就是上课用的课件,所以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在录像中是无法看见的。

为了紧跟老师的讲解节奏,我选择用 Notability 来记录上课笔记。Notability 与 GoodNotes 相比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录音功能。Notability 的录音不是简单的录音,而是会与你的笔记进度相同步。于是上课的时候,我可以先打开录音功能,然后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记录板书上的内容。课后,但我想复习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可以将笔记和录音相结合,一起复习,就像还原了课堂场景一样。

网络下载

在 iOS & macOS 平台上我都选择了 Safari 作为默认浏览器,因为它足以满足我的需求。平时,我会通过 Blackboard Web 版下载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料,或者通过 Google 自行查找资料。如果学习资料是 PDF 格式,我会直接上传到 Dropbox 相应的文件夹中,如果学习资料是 .ppt、.doc、.html 等格式,我会先用 PDF Converter 将这些内容转换成 PDF 格式,然后再上传到 Dropbox。选择 PDF Converter 来转换 PDF 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出众的转换效果,二是它与 PDF Expert 和 Documents 等 App 的高度集成。

除了直接通过 Share Extension 转换 PDF,PDF Converter 还支持从 iCloud Drive、剪贴板、通讯录、照片、邮件、Dropbox 等导入文件并转换成 PDF 格式的文件。

邮件

我相信不仅是在我们学校,在很多学校邮件都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不管是课程公告、课件更新、资料分发,还是活动通知等,我的学校邮箱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邮件,所以我非常需要一个用起来可靠又趁手的邮件客户端。有强迫症的我选择了 Airmail,因为它在 iOS & macOS 上都有客户端,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保证了统一的多平台体验。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高度定制化服务和与其他 App 的协作功能。我可以左划屏幕呼出动作菜单,快速完成一个分发动作,这一点和 Drafts 很像。

如果你为你的 iPad Pro 配备了外接键盘,那么操作就更加方便了,因为你可以像在 Mac 上一样通过键盘快捷键来操作 Airmail,而且这些快捷键都是可以自己定制的。

在最近的一次更新中,Airmail 甚至加入了自定义动作的功能,并且集成了 Workflow 的功能,你可以在里面定制一个工作流,不用切换 App,直接在 Airmail 里完成后续的工作。

当然 Airmail 还有其他很多可以定制的地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少数派找找相关的文章。

云盘分享

其实云盘的选择并不是你自己能做决定的,因为它取决于源头的资料储存在什么云盘里。在国外,同学们一般会选择 Dropbox 或者 Google Drive 来作为文件分享的平台。但是 Dropbox 需要另外注册,有些同学不一定在使用,而 Gmail 一般大家都有,所以平时用的比较多的是 Google Drive。我们选择 Google Drive 的原因有那么几点:

  1. 通过 Gmail 通讯录可以快速地把组员拉到分享组里;
  2. 组员都有权限查看和编辑分享组里的内容;
  3. 方便与其他 G Suite 里的应用协作

MOOC

现在 MOOC 类教育非常盛行,这也的确是互联网时代非常有价值的获取学习资料的来源之一。我个人比较喜欢 Coursera,因为它提供的课程比较齐全,课程的安排、难度的设置、认证的价格等在同类服务中都是比较出色的。我喜欢 Coursera 还因为它支持画中画和 Split View,这给 multi-tasking 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直接给网易公开课判了死刑。

AirDrop 传输

当你的同学中使用 iPhone、iPad、MacBook 等苹果设备的人比较多的时候,AirDrop 就是最方便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只要你在使用苹果的设备,你就肯定可以使用 AirDrop,不用考虑网络情况,不用考虑第三方应用,不用交换联系方式,只要打开蓝牙和无线开关,任何人之间都可以用 AirDrop 随意传送文件,而且速度非常快。

IM 传输

IM 传输就是通过聊天软件互相发送学习资料,用到最多的聊天软件自然也就是微信了。不管是私聊还是群聊,我相信大家肯定都通过这个方式获得过很多学习资料,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

储存

Dropbox

既然选择将 iPad Pro 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那么不可避免地将所有学习资料电子化保存在云端。考虑到安全性、稳定性和普及性等因素,我选择 Dropbox 作为我的云储存服务。在 Mac 上,通过 MacDropAny 这个软件的帮助,我可以把 Finder 上不同位置的文件同步到 Dropbox 上,而无需将所有需要同步的文件移到同步盘里,这是百度云等云服务不能做到的。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 Lecture Slides、Assignments、Outline、Readings、 Notes等学习资料,分门别类归纳到相应的文件夹后,就会自动同步到 Dropbox 上,当在其它设备的应用上打开后也就会在相同的路径,所以找起文件来骑车熟路。

Documents

虽然我使用 Dropbox 作为储存学习资料最主要的容器,但是在 iPad Pro 上我并不想去打开官方的 App,并且在上面进行一些编辑操作,因为效率实在不高。于是我选择了 Documents 作为 iPad Pro 最主要的文件管理器,因为它可以同时兼顾云端储存和本地储存,而且可以与 PDF Expert、PDF Converter 等 Readdle 家的应用无缝联动。在 Documents 上通过关联 Dropbox 账户,我可以在 Documents 里对我 Dropbox 里的内容直接进行编辑,而 Documents 的编辑功能比官方 App 的好用太多了。

除了 Dropbox,Documents 还支持了其他十多种同步服务,当然也可以通过 iCloud 同步。

Evernote

有一些来自于网络文章的学习资料,我会选择将它们归档到 Evernote。为什么不用印象笔记呢,因为很多国外的 App 只支持 Evernote International。选择 Evernote 做知识管理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它强大的剪藏功能,通过 Safari Share Extension 可以轻松地将网页内容搜集到 Evernote 里;二是 Evernote 开放的 API,这在云时代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 Evernote 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应用或者服务相连接;三是 Evernote 灵活的标签系统,可以让我对我搜集的学习资料精确地分类,方便之后查找。

Papers 3

如果有些同学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那么不可避免地需要研读大量的论文,这时候再使用之前的方式来整理论文就显得不那么高效了。作为 macOS 上最优秀的文献管理 App 之一的 Papers 在 iOS 平台上同样带来了一个优秀的客户端 Papers 3 for iOS。除了多维度的文献资料管理,Papers 还支持多达 20 种源同时搜索和高效的 reference 管理,同时你也可以在 Papers 里直接完成对论文的浏览与批注。

本章示例 App 及替代 App 推荐

  • Scanner Pro(替代品:Scannable、Scanbot)
  • Carbo
  • TextGrabber
  • Notability
  • Safari(替代品:Chrome、iCabMobile)
  • PDF Converter(替代品:Workflow)
  • Airmail(替代品:Spark、Outlook)
  • Google Drive(替代品:Dropbox)
  • Dropbox(替代品:坚果云、Google Drive、OneDrive)
  • Evernote(替代品:DEVONthink)
  • Papers(替代品:EndNote、RefMe) 

Chapter 5 学习资料的浏览与批注

学习资料的浏览与批注是整个学习系统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在这一步你需要对你的学习资料完成一个消化吸收的任务。纵使你对你的学习计划有天衣无缝的安排,还搜集了足够多的学习资料,如果你没有办法有效地将这些内容肢解消化,那么前面的努力都是白用功。因此,学习资料的浏览与批注这一过程将会消耗掉你绝大多数的时间。

阅读器

PDF Expert

资本主义国家昂贵的教科书是每年一笔不小的开销,于是我选择了更加便宜和方便的电子版教材,再加上老师上传到 Blackboard 的 Lecture Slides,我的第一手学习资料都实现了电子化。

鉴于这些资料都是 .pdf 格式,所以我选择 PDF Expert 作为阅读器。作为 iOS 和 Mac 双平台上最优秀的 PDF 阅读器,PDF Expert 的过人之处我就不多加赘述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细节是它对文字的高亮功能所呈现的笔迹非常接近于手写,而不是死板的长方形,所以看起来非常自然美观。如果课件上有习题,我也可以直接用 Apple Pencil 在课件上做题,更加方便。

PDF Expert 还支持了绝大多数主流的同步方式,而我选择的自然是 Dropbox。将 Dropbox 绑定到 PDF Expert 后,我将其中的 Master of Commerce 文件夹设为同步文件夹,我在 PDF Expert 上所做的所有修改会即时增量同步回 Dropbox,我在其它平台做的所有修改也会即时同步回 PDF Expert 中的 Master of Commerce 文件夹。

PDF Expert 作为我的主力浏览工具,它的使用贯穿了课堂内外。根据我在 OmniFocus 上设定好的每周学习任务,我会现在每节 lecture 开始前从 Blackboard 下载好课件并上传至 Dropbox 的相应文件夹,然后在 PDF Expert 的同步文件夹中直接打开,浏览一次课件,对本堂课的概念心里大概有个数。在上课的时候,我会一直保持打开 PDF Expert,跟着老师的讲课进程,边听边做批注。课后,根据我在 OmniFocus 中设置的复习任务,我会再次用 PDF Expert 打开课件,详细地理解每一个概念,重做每一道习题。

但是,不得不提的一点,PDF Expert 对 Apple Pencil 的支持不甚理想,iPad Pro 发布都这么久了,Readdle 作为一个还算比较大的开发商,Apple Pencil 在 PDF Expert 上的笔迹依旧这么烂还是挺不应该的。

Microsoft PowerPoint

虽然绝大多数的老师会提供 PDF 格式的课件,但是不能避免有个别老师偏好于使用 PPT 做课件。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尽可能地把学习资料都转换成 PDF 格式,但是有些 PPT 在转换后会发生排版错乱的情况,所以有些情况下我不得不保留原文件,直接在 PPT 上浏览和批注。因为原意是保留排版完整,我在 iPad Pro 上没有选择 Keynote,而是选择了 Microsoft PowerPoint。通过绘图功能,我也可以直接在 PPT 上做一些简单的批注。虽然不及 PDF Expert 的批注功能美观方便,但是也能凑合了。

Microsoft PowerPoint 同样提供了对多种云盘的支持,所以我也能通过 Dropbox 和原文件保持同步。

GoodNotes

之前,我是将 Notability 作为我唯一的笔记 App 使用的。但是最近,我开始转投 GoodNotes 了,唯一的原因是 GoodNotes 支持对手写内容的搜索。所以,当我需要用 Apple Pencil 手写大量的内容时,我绝对不会使用 PDF Expert 或者 Notability 了,一是对 Apple Pencil 手写笔迹的支持太糟糕,二是无法搜索手写内容。虽然 Notability 的 UI 更加讨喜,有更多的纸张选择,还有录音功能,但是我更看重的是笔记 App 的核心功能:写和查。

比如假期里我跟着 Coursera 上的课程学习 Python,我可以一边使用画中画功能看着视频,一边在 GoodNotes 上记着笔记,这种体验显然是其他工具都做不到的。

辅助工具

Archimedes

因为从第三学期开始多加了一个 Business Analytics 专业,所以我开始读一些数学课程,于是难免会遇到要使用计算器来帮助我去理解概念和解决习题。这款以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命名的计算器 App 让我爱不释手,即使是 Casio 计算器放在我手边,我也丝毫会毫不犹豫地打开 iPad 使用 Archimedes 来运算。

Archimedes 有别于其它计算器应用最明显的一点是 Archimedes 的运算过程非常直观,就像是自己手写的草稿一样,而不像其它计算器应用强行把运算过程压缩成一行显示,完全找不到运算逻辑,这一点在运算过程复杂时非常重要。除了基本的运算功能外,Archimedes 的三大杀手锏功能无疑是这款应用的点睛之笔。

1. Archimedes 是最早一批在应用中加入公式库的计算器 App,在选择了需要使用的公式后,你只要在相应的变量中填入数值,Archimedes 就会自动计算出结果,甚至还支持不同单位间的自动转换和统一,解决了忘记公式时尴尬的局面。

2. 在解数学题时我们经常需要将抽象的函数转化为具象的图形,Archimedes 的图形绘制功能可以方便地完成这个任务。当函数中的数值改变时,图形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另外也可以通过拖拽的动作轻松改变曲线的形状。

3. Archimedes 采用了强大的数学引擎,解方程这种事情当然也不在话下。只需输入两个等式,答案就马上出来了。

WolframAlpha

如果说 Archimedes 是一个科学计算器,那么 WolframAlpha 是一个科学百科全书。WolframAlpha 的大名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了,它的强大我也三言两语说不清楚。除了能提供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解释,WolframAlpha 强大的计算引擎能够解决很多理科难题。而且我意外地发现,除了理科公式和自然语言,WolframAlpha 还能识别 LaTex 直接运算结果。

极光词典

在 iOS 上有很多优秀而且专业的英汉词典,而我选择极光词典作为主力英汉词典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它在 iPad Pro 上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点,就是在 Split View 下能够快速查词。我只需要选中一个单词,点击复制,极光词典就能直接显示选中单词的释义,免去了粘贴这一步骤。如果你没有使用外接键盘,使用极光词典查词还能避免弹出虚拟键盘挡住一半显示屏的尴尬。

Merriam Webster Dictionary

虽然极光词典足够好用,但是毕竟不是专业词典。我在 iPad Pro 上的词典备选是一个英英词典 App,韦氏词典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它的 App 也同样好用,海量的词库,提供专业的英英释义。

除此之外,韦氏词典还提供了同义词、每日一词、单词挑战等功能。

要说一个缺点的话,它还不支持 Split View。

Pythonista

因为主修了 Business Analytics,难免要学习 Python。在 Mac 上我用的是学校推荐的 Anaconda,在 iPad Pro 上我选择的是 Editorial 的作者的另一款作品:Pythonista。

通过 Split View 打开 Pythonista,我在学习中一碰到稍复杂的代码,我就可以直接复制到 Pythonista 中运行,而不用再去打开 Mac 了。

Pythonista 还支持了 Matplotlib、NumPy 等数据库,已经能够完成一些基本的需求了。

WikiLinks

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对某个概念不太清楚,这时候就可以借助 Wikipedia 来对它做一个大致的了解。WikiLinks 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 Wikipedia 客户端,它最大的特点在于联想。通过某一个概念,它可以无限向外延伸,让你的思维同时无限发散,通过一个知识网络,让你全方位地了解一个概念,这是 Wikipedia 做不到的。

GeoGebra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借助图形的帮助。在 Mac 或者 PC 上可以使用 MatLab 等专业的工具,而在 iPad Pro 上这类工具就不是很丰富了。所以像 GeoGebra 这样功能强大又免费的数学绘图 App 就非常难能可贵了。GeoGebra 能够绘制六种不同类型的图形,通过输入公式或者函数,直接就能得到结果。

比如像 3D 图形,输入公式后马上得到相应的图形,非常方便。

虽然这个 App 还没有适配 iPad Pro 的分辨率,但是已经加入了 Split View 功能,这对于一个强大又免费的 App 来说,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

本章示例 App 及替代 App 推荐

  • PDF Expert(替代品:MarginNote、PDF Viewer)
  • Microsoft PowerPoint(替代品:Keynote)
  • GoodNotes(替代品:Notability、Note Plus)
  • Archimedes(替代品:有数、Soulver)
  • WolframAlpha
  • 极光词典(替代品:欧路词典)
  •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替代品:柯林斯英汉词典)
  • Pythonista
  • WikiLinks(替代品:Wikipanion)
  • GeoGebra

Chapter 6 学习成果的创作与导出

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你需要完成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具体的表现为,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总结:即笔记,另一个是被动总结:即考核。 笔记指的是对每堂课的知识进行一个整理,然后在期末的该课程完成时对这门课所有整理好的知识进行一个逻辑上的编排,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的核心思路。而考核指的是通过像 essay、report 等方式,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并获得你相应的分数,而除了你所展示的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你的 essay、report 的展示方式在无形中也会对你的分数产生影响。

笔记

OmniOutliner

消化完课件和教材上的知识点后,我会把要点做成笔记保存下来,方便考试前复习。在第 N 次放弃 OneNote 后,我选择了 OmniOutliner 作为我记笔记的工具。放弃 OneNote 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 OneNote 在 iOS & macOS 上功能不完善,体验不佳;2. OneNote 的各级标题间的区别不明显;3. 导出为 PDF 后笔记完全被破坏。 而 OmniOutliner 多级别、多层次的文件构架对于梳理逻辑性很强的知识点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如果想直接在 iPad Pro 上用 OmniOutliner 做笔记,那么一个外接键盘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而且 OmniOutliner 支持了丰富的键盘快捷键,对于提高输入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对于每一门课程,设置一个专门的模版非常有必要,然后给不同的格式加上快捷键,又能效率大增。

OmniOutliner 还支持很多格式的导出,如果导出为 .oo3 格式,可以直接导入 OmniFocus 生成 task 列表,如果导出为 .docx 格式,那么可以将你的笔记与同学分享,如果过导出为 .opml 格式,那么可以导入 MindNode 生成脑图。

MindNode

在考试前,我会选择将所有知识点做成一个脑图,建立一个大框架来串联所有的关键点。通过这个整体的框架,我可以对这门课程的整体思路了如指掌,就算我忘记了某一处细节,我也可以根据大框架来推导出其中的那一环节。iOS 上目前最受欢迎的脑图 App 应该就是 MindNode 了吧,美观的 UI 加上强大的键盘扩展功能,就算在 iOS 设备上用虚拟键盘输入来制作脑图也非常流畅。我经常会选择在使用 Split View 的情况下把 MindNode 放在右边,把笔记放在左边,这样就可以一边复习知识点细节,一边把要点添加并整理成一个脑图了。

Studies

很多同学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喜欢通过 flashcard 的方式来背单词,而 Studies 则把 flashcard 做成了一个作业的 App。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背诵大量的词汇或者概念,Studies 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你需要事先在 App 里创建好提示和对应的答案,然后就可以开始背诵了。

考核

Ulysses

读研究生难免要写大量的 essay 和 report,在一遍一遍被 Word 虐了之后,我选择用 Markdown 来完成我所有的文字创作任务,而 Ulysses 是我最喜欢的 Markdown 编辑器。使用 Markdown 写作我可以完全忽略排版的烦恼,注意力可以完全集中在内容创作上。我说要做的只是在写完后导出为 .docx 文件,用 Word 打开后做一下最后的编排就可以交作业了。

在 Ulysses 支持 Mac、iPhone、iPad 多平台后,我可以随时随地打开 Ulysses 就开始码字,通过 iCloud 同步无缝衔接。虽然我大部分的文字输入工作会在 Mac 上完成,但是有了 iPad Pro 后我可以通过 Ulysses 无论在何处都可以查看和补充内容。比如说在火车上,或者在 Cafe 喝咖啡的时候,我可以方便地掏出 iPad Pro,仔细地推敲文章的内容,必要时还可以直接修改。 

另外,最近惊喜地发现在 Ulysses 里还可以写 LaTex,顺便还解决了 iOS & macOS 双平台同步的问题。于是我果断地卸载了 Sublime Text 和 Skim。具体的教程大家可以参考少数派 Matrix 里的分享或者 Ulysses 官网。

Microsoft Word

如前面所提到的,在用 Ulysses 写完 essay 和 report 后,我还是需要用 Microsoft Word 来做最后的排版,因为学校的作业只支持上传 .doc 和 .pdf 格式的文件,而且学校对论文的排版也有一些要求,所以只能通过 Microsoft Word 来完成。我当然不可能通过 iOS 上的 Microsoft Word 阉割版来完成这些工作,iPad Pro 上的 Microsoft Word 所能做的也不过是查看一下之前处理过的文件而已。一旦发现问题,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回到 Mac 上修改。不过好在通过 Dropbox 同步,还是比较方便查看的。

Vizable

写在一些 essay 或者 report 的过程中难免会使用图表来帮助表达,除了直接从网络上获得的图表,有时候还得自己制作。虽然可以通过 Microsoft Excel 或者 Keynote 来制作一些简单的图表,但是还远远称不上精致美观,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专业一点的图表制作 App,而 Vizable 就是其中之一。Vizable 可以制作条形图和折线图两种图形,并且提供了多种自定义模块。Vizable 可以直接导入文件生成图形,支持 .csv、.xlsx 等格式的文件。

MathPad

学过数学的同学都知道,直接在 Word 里输入数学公式是一种多么通过的体验啊。这时候就需要 LaTex 出场了。在 Mac 上我们可以通过 Sublime Text、Atom 等编辑器方便地写 LaTex,但是在 iPad Pro 上就不是特别方便了,还好我们有 Ulysses。不过有时候遇到复杂的公式会记不起代码,怎么办?上网查?那效率实在太低了。MathPad 可以让你彻底无忧,你只需要手写一下公式,它就会自动识别,并且你可以导出为 LaTex 格式。

本章示例 App 及替代 App 推荐

  • OmniOutliner(替代品:Workflowy、Outliner Pro)
  • MindNode(替代品:iThoughtsX)
  • Studies
  • Ulysses(替代品:MWeb、Byword)
  • Microsoft Word
  • Vizable(替代品:视觉图表)
  • MathPad(替代品:VerbTex) 

Chapter 7 iPad Pro 使用技巧

在前面的章节,我分享了一些通过使用各类应用和服务来组成工作流,继而搭建整个学术系统的方法。而这方面的内容几乎是每一篇 iPad 相关文章的重点,区别只是在于质量的好坏罢了。所以,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会把重心放在更加底层的方面,也就是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 iOS 系统。

iOS 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和稳定的移动端操作系统了,通过 iPad Pro 这一介质,我们需要做的是充分发挥 iOS 系统的优势,同时在遇到 iOS 系统的短处时,想办法另辟蹊径。

而 iOS 作为一个非开源系统,我们很难在系统层面对它进行修改。那么我们就对此无能为力了吗?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在既有的权限下,对 iOS 的系统设置做一些优化,也可以说是做最适合你使用习惯的定制化。

iOS 键盘快捷键

在使用 iPad Pro 做文字输入工作时,一个非常影响效率的动作就是频繁地去点击屏幕。而为了降低这一动作的触发频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使用键盘快捷键。

在 iOS 7 中,Apple 首次加入了对外界键盘快捷键的支持,并对开发者开放了第三方应用中对键盘快捷键支持的接口。但是,当时除了 iOS 系统自带的 App,第三方应用对键盘快捷键的支持少之又少。好在随着 iOS 10 的推出,Apple 在 iOS 系统中加入了更加丰富的快捷键,而且第三方应用对键盘快捷键的支持也越来越积极。

在 iOS 键盘快捷键的使用上其实也没有什么技巧而言,有就去用就对了。

其实在 iOS 10 中加入了一项新的特性,就是在支持键盘快捷键的 App 中长按 ⌘ 键,就会出现一个类似于 Cheatsheet 的当前应用对应的键盘快捷键大全。所以,在此我也不再做多余的整理,大家在使用的时候自己长按 ⌘ 键查看一下就行,更加省时便捷。

但是,有一些系统快捷键在每个 App 中都可以使用,于是我在这里整理一些常见的快捷键给大家一个参考。在 iOS 10 中,很多在 Mac 上的文本快捷键已经被移植到了 iOS 系统中,所以我在此不多加赘述。

iOS 系统配置优化

iOS 系统版本

我的建议是把 iPad Pro 升级到最新的稳定版本,不建议使用 Beta 版或者越狱,毕竟用来做正经事的东西还是少出岔子比较好。试想一下,当老师上课的时候正在讲重要的知识点,你用 Apple Pencil 在 GoodNotes 上记着笔记,突然 iPad Pro 莫名其妙卡死了,或者黑屏关机了,试问你有多尴尬多心急。所以,当我们既想追求完善的功能,又想追求稳定的系统时,切记要稳中求胜。

截止本章内容完结,最新的 iOS 正式版本为 iOS 10.2,在此次更新中,Apple 重新带回了通知中心下拉后可以回到上次操作的位置这个功能,无疑大大提高了通知中心的操作效率,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升级到 iOS 10.2 版本.

设置

Spotlight 搜索

前面我也提到了通过「⌘ space」这个快捷键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快速呼出 Spotlight 搜索功能。但是很多人会发现,在默认情况下,Spotlight 搜索的结果很多都是对你没有价值的。那么,我们就要对 Spotlight 来进行一次调教。依次进入「设置」-「通用」-「Spotlight 搜索」中,就可以看到对 Spotlight 的个性化设置了。

下面是我对「Spotlight 搜索」的设置。首先我打开了「Siri 建议」,以此来快速获取建议应用和搜索关键字。接着,我关闭了「搜索建议」,因为我不想看到除了我希望得到的结果以外的干扰因素。但是我打开了「查询建议」。因为「查询」这个动作触发的情况与「Spotlight」有所不同,它是通过选中文字后再点击备选菜单中的「查询」来触发的。而在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我对某个单词很陌生的情况下,所以我需要有很多的知识背景来解释这个单词。而下面的每个 App 对「Spotlight 搜索」的支持,我的建议是先关闭所有的 App,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App 逐个打开。在这里,我推荐打开计算器、1Password、极光词典、Terminology、通讯录、Safari等。

文本替换

虽然在前文已经讲过 TextExpander 的使用,但是其实在 iOS 系统中内置了一个轻量级的文本替换功能。在「设置」-「通用」-「键盘」中,我们就能见到「文本替换」了。打开后,我们点击右上角的「+」来添加新的文本替换词条。

接着,我们在「短语」后面填入你想要被替换的文字或者 emoji,然后在「输入码」后面填入缩略语。以下图为例,我们现在「短语」后面填入「iPad Pro 📱」,然后在「输入码」后面填入「ipp」,最后点击右上角的存储。

创建这个好文本替换词条后,我们打开 Drafts 来试一试。可以看到,当我们在键盘上输入「ipp」的时候,键盘上方的候选框里我们就能看到「iPad Pro 📱」了。

与 TextExpander 相比,系统内置的这个「文本替换」只是提供了简单的扩展功能,甚至都没有分组整理功能,但是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这已经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了。而且「文本替换」可以通过 iCloud 同步,通过系统原生键盘可以在所有 App 里发挥作用,这一点就明显强于 TextExpander 了,更不用说 TextExpander 改为订阅制之后每年不菲的订阅费了。

通知

绝大多数 App 在安装后首次打开时,都会提醒你是否允许通知。有很多人都一股脑儿点「允许」,这就导致你的 iPad Pro 一整天都会被通知轰炸,而绝大多数通知对于你来说都有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spam。除了在首次提醒你是否允许通知的时候保持克制,对之前已有的通知设置我们也需要来做一个清理。

打开「设置」-「通知」,我们就能看到所有 App 的通知设置了。在 App 名下方,我们能快速获取该 App 的应用图标标记、声音和解锁后的提醒样式设置。

那么,我们怎么来对这些 App 的通知来做一个合理的设定呢?

第一步,我们需要先确定哪些 App 需要开启通知,哪些 App 需要关闭通知。根据对学习过程中的影响,我们可以将 App 的通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学习有负面影响的,一类是帮助学习的。前者,我们就需要果断地关闭通知,而后者,我们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设置来有效地利用它们的通知。

第二步,针对开启通知的 App,我们再来进一步细化它的通知设置。我们通过通知的即时性来决定是否开启「声音」,通过 App 的类型来决定是否开启「应用图标标记」,通过 iPad Pro 使用状态来决定是否开启「在锁定屏幕上显示」,通过通知的重要性来决定「解锁后的提醒演示」。这里单独说一下为什么 workflow 需要这么设置,是因为 workflow 在最近的版本中加入了对 Rich Notifications 的支持,为了获得一些 workflow 完整的体验,所以我们只需要选择「解锁后的提醒演示」中的「横幅」。

勿扰模式

这个处于设置一级界面的选项,相信会遭到很多人的忽视。然而,这个功能却是我在 iOS 上最喜欢的功能之一。

我会根据我的作息时间,设置一个自动的勿扰模式。比方说,我一般在晚上 11:30 左右关灯睡觉,在早上 7:00 左右起床。于是,我就在「设置」-「勿扰模式」-「设定时间」里,设置为从「下午11:30」至「上午7:00」,那么每天晚上一到 11:30,iPad Pro 就会自动进入勿扰模式,关闭所有推送的声音,而到了第二天早上 7:00,iPad Pro 会自动关闭勿扰模式,重新回到之前设置好的通知状态。

除了自动进入勿扰模式的功能,其实我也会频繁地使用控制中心来手动打开勿扰模式。当我在上课,讨论或者专注于某个学习任务时,我非常依赖于勿扰模式这个功能来替我消除所有的干扰。特别是在写论文的时候,我需要保持思路的连贯性,不希望被各类通知的声音,即便是 GTD 或者番茄工作法的通知声,来打断我的思绪。

True Tone

Apple 在 9.7 英寸 iPad Pro 中首次采用了 True Tone 显示技术,引用 Apple 官方的宣传语说:

它采用先进的四通道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你所处环境的光线情况,自动将显示屏的颜色和强度调节到相适合的状态。这样一来,用 iPad 阅读会变得更舒适自然,几乎就和看纸质书一样。

在实际的使用体验中,True Tone 的确对阅读体验带来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周围环境光线强度的变化,显示屏的颜色和亮度也随之变化,达到最适合阅读的状态,长时间阅读的情况下还能有效地减少眼部疲劳。

因为 True Tone 在 9.7 英寸 iPad Pro 上的卓越表现,除了学习中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课件作业,我也越来越喜欢直接在 iPad Pro 上阅读 kindle 上的书籍。除了接近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大屏带来的阅读体验和更佳流畅的翻页批注分享等功能也是 kindle 所不能比的。

所以,我建议除了对屏幕色彩有严格要求的专业用户,请确保你的 9.7 英寸 iPad Pro 中的「True Tone」功能保持开启状态。

Night Shift

日落后,Night Shift 模式会自动将屏幕颜色调至色谱偏暖色的一端。这可助您在夜晚获得更加睡眠。

说白了,Night Shift 就是一个类似于 f.lux 的护眼功能,到了晚上通过将屏幕调至暖色调来达到保护眼睛的效果。在「设置」-「显示与亮度」-「Night Shift」-「定时」中,我们可以设置 Night Shift 启动的两种模式,① 对应的就是根据当地的日落和日出时间来自动开启/关闭 Night Shift, ② 对应的就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打开和关闭时间来切换 Night Shift 模式。

虽然在 Night Shift 开启的情况下,屏幕的显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但是为了眼睛着想,我建议大家都使用 Night Shift 功能。

iCloud

为了与 iCloud Drive 区分,这里的 iCloud 指的是你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东西。你可以通过 iCloud 同步来将 iPad Pro 上很多 App 的数据直接在后台进行云端同步,你所能做的只是选择同步/不同步,而不能将 iCloud 上的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导出和调用。

虽然 iCloud 的速度饱受诟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iCloud 在一些缺少 Dropbox 同步支持的 App 中还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例如极光词典、Airmail、Bear、Drafts、MindNode、Surge 和 Ulysses 等 App 都只能通过 iCloud 来同步数据,再加上 iCloud 对系统自带应用和系统备份的同步,iCloud 在 iOS 系统中还是不可或缺。

所以,我的建议是请大家在「设置」-「iCloud」确保「iCloud Drive」处于开启的状态,并且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来决定每个 App 的同步与否,最后酌情来购买 iCloud 储存空间。

VPN

VPN 的使用就不多介绍了,大家都应该懂什么原因。我只是强调一下 VPN 对于在国内的同学的重要性:如果你想认真搞学术,却仅仅满足于墙内的东西,那和井底之蛙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里我既不会推荐翻墙服务,也不会分享翻墙教程。科学上网是每一个想搞好学术的中国人的必备素质。

分享菜单

不管是在 iOS 上还是在 macOS 上,当我们看到一个由向上的箭头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符号时,我们就知道当前 App 所展示的东西是可以被分享的。那么这个分享菜单又有什么使用技巧可言呢?其实很简单,我们需要通过初次的调整,使得之后在使用分享功能时,能够快速地点击分享的目标 App。

以照片为例,当我们选中一张图片,想把它分享出去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 App 是最常被作为目标 App 的,哪里分享动作是最常用的。下图是我经过调整后对我来说使用最趁手的分享菜单动作排序。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被分享的东西格式种类不同时,如照片、PDF、网页等,所呼出的分享菜单的动作排序也是不同的。所以,当我们在使用中碰到分享菜单里的动作排序不合理时,我们就顺手将分享动作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排序,那么下次再碰到,你就可以快速地点击你想要的分享动作了,而不用再往后滑动去查找。

那么,如何改变分享动作的顺序呢?这里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将分享菜单里的动作滑到最右端,可以看到一个「更多」的按钮。

点击「更多」后,我们将可以通过按住每个动作后面的滑动块来上下拖动分享动作,以此来获得合理的排序。

第二种方法,更加简单,但是更加适合微调。那就是长按住一个分享动作的按钮,然后就可以左右滑动它了。

通知中心 Widget

自从在 iOS 8 中引进自定义通知中心 Widget 功能以来,这块地方就被玩坏了。几乎每一个 App 都会开发相应的 Widget,试图在你的设备占据更多的空间。

面对琳琅满目的通知中心 Widget,我们需要来做一次断舍离。因为当你的通知中心被塞满了各色各样的 Widget 时,我想就再也没有任何效率可言了。

在我看来,通知中心 Widget 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减少 App 之间的跳转,所以我以此为目标,十分克制地在我的通知中心放置了如下几个 Widget。

通过通知中心的 Copied 小部件,我可以快速查看我的剪贴板历史,也可以快速添加和调用剪贴板,完全不必打开 Copied 应用。

通过通知中心的欧路词典小部件,我可以在复制一个单词并下拉打开通知中心后立即获得该单词的释义,而不必再去切换到欧路词典查找单词。

通过通知中心的 Workflow 小部件,我可以在通知中心快速调用预设好的 workflow。当你在选择要将哪些 workflow 加入到通知中心 Widget 时,首要原则时尽量选择能在通知中心就运行完而不用跳转到主应用的 workflow。

另外,请尽量控制通知中心 Widget 的数量。当通知中心 Widget 太多时,你就经常需要上下滑动通知中心来找你要用的 Widget,这就大大降低了使用效率。

图标排布

图标排布其实是一件非常私人,非常差异化的事情。但是要说技巧,我想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1. 控制屏幕数量,善用文件夹来归类使用频率低的 App;
  2. 最好不要使用颜色、图案、应用名等毫无逻辑的方式来排列图标;
  3. 在选择 Dock 栏上的 App 时,除了重要性和使用频率,还需要考虑到 App 的即时性。换句话说,例如邮件,当你收到邮件时,你不必着急,可以慢慢地找到你的邮件 App,打开后查看或者回复。而例如一些通讯类 App,如果你的老师或者上司找你,你就需要尽可能地快速回复他们。

在最后,我放一张我的 iPad Pro 主屏,给大家一个参考。

后记

终于在除夕夜的鞭炮声中写完了这篇万字长文,我可以说是倾囊而授,毫无保留了,希望能给正在用 iPad Pro 学习或者打算购置 iPad Pro 用来学习的朋友一些帮助。今年购买了不少 Apple 的设备,但是真正给我的生活带来改变的是这台 9.7 英寸的 iPad Pro。虽然我早已没了当初拿到一台新 Apple 设备时激动的心情,但是 iPad Pro 对我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自从有了它,我在上课记笔记时更加从容,在与组员交流时更加方便,在课后复习时更加高效,它在学术方面给我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因为它,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读书生涯后,我终于将自己的学习方法整理成了一个系统,帮助我在日后的生活中继续高效学习。

学生生涯的结束不代表着学习的结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非常庆幸自己所处的时代能够有 iPad Pro 这样优秀的设备,有时候我会非常羡慕少数派 Matrix 里那些年轻的朋友,他们上初中、高中就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至少在工具上他们处在了一个好的时代。

这篇 《iPad Pro 学术指南》也不会是一个结束,我希望在 Apple 和开发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生态将会越来越优秀,我们能用 iOS 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而我也能有机会继续为大家测试 iPad Pro 上的各类 App 并且推荐给大家。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我们鼓励你在文末点赞和评论,这会成为 征文活动 最后评奖的参考之一,你可以 点此查看 之前的入围文章。 )



文章来源 少数派 ,原作者 vanilla2w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喜欢少数派?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少数派sspai ,微信公众号: sspaime
少数派( http://sspai.com )

359fb9e235e6fbfe9ac415eba35897e15929d_mw

11 Mar 03:53

独家视频 | 我试了下野兽骑行 14999 元的智能自行车

by Rubberso
作者:Rubberso

去年 5 月,野兽骑行创始人李刚在接受极客公园的采访时就表达了做自行车的想法。不过那时野兽骑行并没有冒然进入自行车市场,而是先推出了一款和骑行 app 紧密结合的智能码表。

快一年时间过去,野兽骑行完成了三轮融资,app 积累了 70 万用户,智能码表(准确说是把立)也在 Indiegogo 完成了众筹,现在智能自行车也终跟大家见面了。

这次野兽骑行带来了猎豹(LEOPARD)和野马(MUSTANG)两款产品,分别对于公路和山地车两种类型。极客公园抢先拿到猎豹 PRO,它是搭载了禧玛诺电动变速器的高阶版本。

就像你看到的这样,野兽自行车的「智能」功能更多的是通过带有显示器的码表来实现的。不过可惜的是,我们这次拿到的是工程车,码表功能还在调试中,无法在视频中向大家展示,期待我们接下来的详细体验吧。

抛开「智能」概念不谈,这也是一辆值得关注的运动自行车。炫酷的外观、轻便的碳纤维车架(东丽 T1000)、隐藏式走线等等放到自行车领域也是比较亮眼的。

野兽骑行从做 app 开始就非常关注「骑行运动」本身,而挖来了前 UCC 总经理吴亚谋也能看出他们对于传统自行车行业的关注。极客公园认为野兽骑行没有用「科幻」的外观去包装自行车,而是基于现有的自行车工业基础,通过增加智能组件,联动骑行 app 去「改造」一辆运动自行车,这个思路还是很务实的。

这辆猎豹 PRO 售价 14999 元,对于非骑行爱好者来说可能有些贵了,但其实已经比相同配置的传统品牌要便宜了不少。在「智能」概念被热潮的时代,野兽骑行对于自行车本身性能的重视相信还是会吸引不少骑行爱好者购买的。但智能码表的功能实现确实要加快进度了。

20 Jan 09:34

睡眠监测 App 到底有没有用?我睡了 34 晚,做了一个实验

by 李大超人Leo

e92757814f2b76ef04772fd900fa85614b0bf_mw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在超过一定年龄后就开始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健康。比如从无肉不欢到必须有蔬菜;比如从非饮料不可到茶和白开水为首选;比如从时不时去通宵唱歌到早睡早起。

然而在这些健康改变中我发现睡眠对健康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很多人口中常津津乐道的「早起毁一生」也应验了这一点,所以从去年年初开始我就坚持使用 Sleep Cycle 记录睡眠,再到后来买了 Jawbone 的 UP 3,UP 这款 App 也成为了我首屏常驻的应用。

从 Sleep Cycle 到 UP 3 的转变,说明了我潜意识里默认「硬件检测」准确于「软件检测」,由此有了本文的对比评测——用手机 App 记录睡眠到底可不可取?

为了达到有参照物对比的目的,除了 Sleep Cycle 之外,我还同时使用了 Pillow,最终通过折线图分析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相关阅读:

我想干嘛

我希望通过将数据以折线图形势呈现出来的方式,基于 UP 3 的睡眠数据标准,对比 Sleep Cycle(麦克风加速度计两种模式)和 Pillow 对睡眠检测的准确度,最终探究软件媲美硬件的可行性。

我同时开启软件(Sleep Cycle 或 Pillow)和硬件(UP 3),进行同样时间的睡眠,最后对比数据结果。

具体一点

在 2015 年 11 月 11 日(确定不是为单身狗准备的特殊节日礼物?)发布的 5.0 版本中,Sleep Cycle 推出了基于麦克风监测之上的「声音分析睡眠追踪」,并声称这是一项拥有专利的技术。所以 Sleep Cycle 就有两种睡眠追踪模式,另一项为传统的「加速度计睡眠追踪」:

  • Sleep Cycle 的传统追踪方式,基于通过内置加速度计探测 iPhone 的位移从而测算夜间活动幅度——即,你动了多少。
  • Sleep Cycle 新的追踪方式则是基于通过麦克风获取夜间活动所发出的声音——即,你发出了多少声音。

故本次试验实际上有两个部分:

  1. Sleep Cycle(麦克风)与 Sleep Cycle(加速度计)的准确度对比;
  2. Sleep Cycle 与 Pillow 的准确度对比。

通过两个 17 晚(总共 34 晚)的睡眠,我得到了以下数据:

  1. 第一个 17 晚:测试 UP 3 与 Sleep Cycle(加速度计);
  2. 第二个 17 晚:测试 UP 3、Sleep Cycle(麦克风)与 Pillow。

睡 34 个晚上,收集数据

UP 3 的睡眠数据界面明确给出了清醒、轻度睡眠、深度睡眠快速动眼睡眠。但其中心异常醒目的百分数仅仅说明了「实际睡眠时长/目标睡眠时长」,故没有参考价值。

Sleep Cycle 的睡眠数据界面仅提供了以百分比形式呈现的睡眠质量,且开发者没有明确给出计算公式,故我直接取其百分数。

Pillow 的睡眠数据界面非常丰富,除了有相对应 UP 3 各项数据的 Awake、Light Sleep、Deep SleepREM,还有与 Sleep Cycle 一样以百分比形式呈现的睡眠质量。

数据分类

在上文中我提到能获得的所有原始数据有:

  1. UP 3:清醒、轻度睡眠、深度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
  2. Sleep Cycle:睡眠质量(百分数);
  3. Pillow:Awake、Light Sleep、Deep Sleep、REM 和睡眠质量(全为百分数)。

数据处理

由于 Sleep Cycle 是以百分数形式呈现,且无明确公式,故为了对比方便我将 UP 3 和 Pillow 都添加了处理数据:(快速动眼睡眠 + 深度睡眠) / 总睡眠,并以百分数形式呈现。

从原理上来说此项处理并不完全科学,但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以绝对的科学为出发点,而是通过折线图走势的对比探究相对而言的精确。

最终能得到的所有数据如下:

第 1 个 17 天:

第 2 个 17 天:

有了数据,再分析

UP 3 与 Sleep Cycle 的「加速度计」和「麦克风」对比

由于不能同时开启加速度计麦克风的监测,Sleep Cycle 的 2 项子数据分别是在 1、2 两个 17 天中分别进行的,分开对比:

我将 2 个时间段内的 UP 3 和 Sleep Cycle 的睡眠质量(百分数)分别做成折线图:

  • 紫色代表 UP 3,橙色代表 Sleep Cycle;
  • 17(1)代表「加速度计」,17(2)代表「麦克风」。


很明显,通过「加速度计」监测的结果多次出现交叉点,而通过「麦克风」监测的整体走势则较为相似。

Pillow 与 Sleep Cycle 的「麦克风」对比

由于 Pillow 的原始数据就为百分比,故我直接将 REMDeep Sleep 相加:

在 Sleep Cycle 内部对比之后,我选出麦克风的数据与 Pillow 进行对比:

  • 紫色代表 UP 3,橙色代表 Sleep Cycle,红色代表 Pillow;
  • 三项数据都是基于第 2 个 17 天,也就是说我手上带着 UP 3、将 iPhone 同时打开 Sleep Cycle 和 Pillow。

乍一看感觉差别不大,确实,差别不是很大,但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即使 Pillow 在第 2 天与 UP 3 有了相交点,但相比于 Sleep Cycle,Pillow 的整体走势与 UP 3 更为接近,尤其是在第 3 天至第 13 天之间,Sleep Cycle 的上下波动更为明显。

Pillow 进一步分析

由于 Sleep Cycle 的数据仅局限于总睡眠质量(百分数),所以对其的探究也只能止步于此;而上文中也提到了,Pillow 的各分项数据是与 UP 3 一样的,所以我又将 Pillow 的 Awake、Light Sleep、Deep SleepREM 与相对应 UP 3 的清醒、轻度睡眠、深度睡眠快速动眼睡眠进行了对比:

由于 Pillow 的数据是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故我将 UP 3 的分钟数转换成了百分数进行对比:

  • 紫色代表 UP 3,红色代表 Pillow:
                             
  • 清醒(Awake):走势基本一致;
  • 轻度睡眠(Light Sleep):前期走势相似,后 4 天波动明显;
  • 深度睡眠(Deep Sleep):杂乱无章;
  • 快速动眼睡眠(REM):更加杂乱无章。

从清醒与轻度睡眠走势大体一致、而深度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基本无参考价值来看,我认为 Pillow 睡眠监测的准确度完全是基于轻度睡眠主宰的基础之上(因为在与 UP 3 相对比的过程中采用的「深度睡眠 + 快速动眼睡眠」恰恰就几乎等于轻度睡眠的补角)。简而言之就是:

你夜晚会翻身的那些时间就是你睡眠质量不好的时间,Pillow 将它扣除后,剩下的就是实打实睡眠质量好的时间段。至于「深度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别想了,App 是区分不出来的。

结论

  1. Sleep Cycle 中,麦克风监测比传统监测(加速度计)方法更为准确;
  2. Pillow 比 Sleep Cycle 略为准确。

因此,App 进行睡眠监测是可行并且有很大可取之处的,它们的原理都是基于通过监测你夜间的身体活动得出你是否处于轻度睡眠,进而得出深度睡眠 + 快速动眼睡眠,倘若你想更进一步区别深度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最佳的方式还是购入可穿戴设备。

至于 Sleep Cycle 和 Pillow 的选择:

  • Sleep Cycle:免费 + 内购订阅,¥ 12/年,高级版可获得在线备份、睡眠辅助与备注、醒来心情与心率等功能;
  • Pillow:免费 + 内购(¥ 30),高级版可获得详细统计图表、3 种小睡模式、睡眠录音播放完整权限等功能。

最后,给出我的建议:如果没有对长期数据趋势查看的需求,免费版的 Pillow 就够了,不仅单日数据丰富且准确度和颜值都很高;至于高级版的选择,就看你是想成为年费会员还是「一次购买终身使用」了。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 Sleep Cycle 和 Pillow



文章来源 少数派 ,原作者 李大超人Leo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喜欢少数派?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少数派sspai ,微信公众号: sspaime
少数派( http://sspai.com )

768667a1b775b25da53da74da4e360564b4be_mw

13 Nov 03:55

每年在机场消失的那4000万个打火机到底去了哪儿?

by 梁萧

如果没在离开机场的时候装上十几个火机,对我来说飞机票都白买了。

打火机对抽烟的人来说和钱包一样,出门必带。飞机安检上交打火机无疑是在抢钱,尤其是对用zippo的人来说。


每年都至少有四千万个打火机滞留在首都机场,就算是一快钱的地摊货也有四千万

抽烟的人说不清自己身上揣了多少个打火机,常有人在警报器bibi响的时候把包翻的底朝天。卫生巾、震动棒全都掏出来了,终于在包底又找到了三四个打火机。

在众人注目下你知道自己损失的不仅是金钱。

去过首都机场的可能会注意到,在安检现场前面都会摆放着几个塑料筐,然后每个通道前后都有 ,上面贴着:火种自弃筐。里面通常会有很多一次性的打火机。

“每3到4小时入口处的火机自弃箱就需要清理一次,曾经遇到一位旅客,一次就丢弃了20几个火机。”一想到这个大哥之前顺打火机的千辛万苦,就为他感到不值。

带着大家那份遗憾一起,多拿些火机。冬天直接揣在大衣里,夏天就往包里直接倒。

每天晚上勤务结束后,首都机场负责疏导旅客的机场人员会把安检查获的打火机,全部倒进一个特别大的桶里。最后这些打火机会被放到出口,让出机场的有烟没火的旅客免费领取,我曾经倍受感动。

你也不用想了,里面并没有什么高档货色,好货早已被人截留。Catier的早已送给了领导,Zippo留着自己用,一次性打火机才被留在框里。

那些一次性打火机也很是紧俏,有些有商业头脑的大哥则一次打包带走很多,然后在出口卖打火机。一看这打火机便是用过的,一个卖三块,一年能赚一辆宝马。

也不是找不到牛逼的打火机,真正地下会玩儿的人知道,得去机场附近的便利店。你总会在店里发现一两个大纸箱子,里面密密麻麻堆满了各种打火机。

“什么款式都有,哥们儿,来一个么,比新的便宜。”老板自信的招徕顾客,只有你买了水他才会告诉你,这是机场内部货,五块钱能买一大袋子。

这都没什么好炫耀的,那些下了飞机从自己兜里掏出打火机点烟的人才是真正的性感。这是勇气和智慧的的结合,再加上一些运气。

机场安检每天都会拦下5至6名试图藏匿打火机的烟民。机场小哥在苦笑,“乘客藏匿打火机的方式千奇百怪,有的将其放在鞋子里,有的将其夹在皮带里,还有的手攥打火机”

他们想尽各种办法企图通过安检,等飞机在目的地降落后抽几口烟。

口香糖打火机是个好办法,由于正常口香糖的外包装为锡箔纸,手持金属探测器探测时也报警。口香糖型打火机的外观、重量与真正的口香糖相差不多,如稍不注意即很容易被漏查。

类似的还有iphone打火机、袖口火机、唇膏火机、皮带打火机

拿一个手榴打火机,你是要打火机还是打飞机

有个厉害的大姐把火机藏在头花里,虽然被发现了,但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

对于能折腾的年轻人来说,带个打火机算什么。曾有个风骚的大哥从尼泊尔带了一堆hash,他的办法是放在裤衩里。“味道会更加迷幻呢”

他唯一的失败是有次想把朋友送的三个小蝌蚪带回来,“我都含在嘴里的,但他们居然发现我没有咽下去。”

那些成功把火源带进机场的人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把希望的火苗带给大家。曾在机场咖啡馆见到有两个大叔抽烟,上前借火,大叔说“没有火,直接拿烟点吧”。更加好奇怎么带进来的火,大叔平静的说“上午有个小伙子把火柴藏到了鞋底带进来的,你也帮忙吧这火传承下去把。”

咖啡店十几个人靠着一根永不熄灭的香烟抽了一下午。其实不用这么辛苦,在机场洗手间找找,总能找到一两个点燃的蚊香。

对于胆大心细的人来说,在飞机上能调戏空姐、能喝酒、能打炮也能打coke,但千万别抽烟。

有个朋友坐飞机去印尼,偷偷藏了打火机在袜子里躲过安检,途中烟瘾难耐,进洗手间偷偷点上一根,却不知他头顶上有个烟雾报警器,机舱里的场面,就像港片里银行被打劫一样,这家伙一下机就被机场人员带走了,所幸印尼腐败严重,交了罚款还是放人了。

就我去过的机场而言,只有中国大陆是不允许带打火机上飞机的。甚至古巴这样的机场,机场人员还会用蹩脚的英语夸赞你买的雪茄和打火机很配套。

在境外或国外机场出口,看到一个人掏出烟,东张西望找火,上去跟他说普通话一准没错。

除了要上交打火机,机场真是个好地方。机场的环境总是干净整洁,落地窗外风景优美。还可以免费喝水、上网和使用厕所。暖气充足过夜也没有问题。德国有个流浪汉在机场呆了26年,每天他机场内捡拾空瓶子换取一点零钱买食物。他被抓住是因为偷窃一个ipod,没办法,机场的音乐实在太难听了。

所以打火机必须上交也是好的,如果他在中国,肯定还能多住个几年。和门口大哥抢抢生意,每天卖打火机的钱攒下来说不定能买个6s。

上次坐飞机买了最便宜的票,凌晨两点才到北京。习惯性的掏出烟却发现连装打火机的框都没有了,正在苦恼中,一个点燃的zippo伸到我面前。

全世界抽烟的人都是好兄弟,我像个老手一样拍了拍好心地勤大哥的手,这是资深烟民的礼仪,不需要多余的感谢。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火机,不小心瞟到了我名字的缩写。

您可能也喜欢:

俯瞰的机场这样美

尼泊尔加德满都机场,我军强势围观美军卸货,这样拍照很不矜持

驾驶舱视角:从三亚机场起飞

关于存款消失案件的一点点看法……

北京新机场设计方案公布了,感觉有点眼熟
无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每年在机场消失的那4000万个打火机到底去了哪儿?

01 Oct 18:14

你的孩子有不爱国的权利吗?

by 梁萧

那天是丫丫的生日,按班级传统我可以跟丫丫上学一天。学校每天是以朗诵美国誓词开始的,就如同中国学校里早上奏国歌和升旗一样。

当广播里传来领诵孩子奶声奶气的声音,班里的学生马上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起立、面向国旗、右手抚左胸一起跟诵。我注意到教室角落里有一个孩子,依旧坐在那里,继续在纸上画着写着,周围的孩子们似乎对此习以为常,老师也没有任何动作,这让我感到惊讶。

事后丫丫和我解释说,那个孩子的父亲反对他在学校每天朗诵誓词,并专门给学校写信罗列了理由,为此老师还向其他孩子做了解释:“不要因此认为这家人不爱国,他们只不过是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罢了”。

美国誓词,英文是The Pledge of Allegiance,还可以译为效忠词,是向美国联邦旗帜和美利坚共和国表达忠诚的一种方式,全文如下:

I pledge allegiance to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e Nation under God,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我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旗和它所代表的共和国,坚信上帝庇佑下的国家不可分割、所有的民众自由平等。作者译)。

美国国会、联邦、州、地方、甚至一些私人机构组织的集会活动总是以朗诵美国誓词开始的;同时,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美国的公立学校通常也要求以朗诵它来开始每天的课程。前者受到的挑战相对较少,而后者却不断遭到从团体到个人的强烈反对。

反对者们主要基于以下的顾虑:每天在学校被要求朗诵誓词的孩子们是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不能给出同意朗诵的意见,甚至无法完全理解誓词的真正含义,做这样的要求是在“洗脑”和“强制性地统一观点”。

在1954年加上了“在上帝的庇佑下”的字眼之后,更多的反对者则认为这侵害了宪法保证的宗教自由,违反了第一修正案的建立条款。而到了这时,反对也不再主要局限于舆论,更多的则转向通过法律的途径。

2002年无神论者Michael Newdow女儿在学校里被教授誓词,他为此提起诉讼,认为“在上帝的庇佑下”的字眼违宪并在联邦法院胜诉,但案件到了最高法院后却被推翻,原因是 Newdow先生不是其女儿的法律监护人,最高法院以此避免了对誓词是否违宪这个热点问题的裁决。

2005年加州又有三个没有透露姓名的家庭在法庭上挑战同样的条款而一路获胜。几乎稍后,美国议院下院曾经提出并通过一项提案取消美国各级法庭挑战美国誓词的权利,但这项提案却被上院否决。2006年在弗罗里达Frazier v. Alexandre一案中,联邦地方法院认定强行要求学生站立朗诵誓词的法案有违宪法第一和第十四修正案,为此,弗罗里达州的学校系统需要向拒绝说誓词、却被老师讥讽为“不爱国”的学生支付高达$32,500的罚款。

尽管美国最高法院连续在几个案例中已经裁决:学生不能强行被要求朗诵誓词,更不能因为不朗诵而遭受惩罚,但类似的案件在不同州的联邦法庭上也有着完全相反的裁决结果,譬如在2010年,包括波士顿在内的几个美国地区的上诉法院对类似的案件裁决为“在上帝的庇佑下”有庆典和爱国的色彩,不构成对法律自由和学生权利的侵犯。所以到了现在,美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州依旧要求学生在学校背诵效忠誓词,另有几个州只是推荐或选择性的,并不强求,就像我在丫丫教室见到的情形。

除了早上朗诵誓词之外,在美国的小学里是没有政治课的设置的,比较靠近的是社教课(Social studies),主要包括世界和美国的历史、地理、经济、以及公民和政府(Civics and government)。美国孩子自小受的教育就是美国是以宪政法治立国的民主国家,尽管宪法也有不少缺点,但它是第一部有系统的宪法,它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人民的权利。这种教育尤其表现在介绍政府时的内容,有些是我们国人想都想不到的,譬如:政府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些事情是什么?为什么限制政府的权力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公民如何同心协力来促进美国民主的价值观和原则?美国人应该如何挑选领导人等等。

在结束之前我还想简单地提一下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奥巴马入住白宫之后曾通过电视向全美的学生讲话,内容其实很不错,鼓励孩子们热爱国家、多读书、爱科学等。丫丫所在的学校准备向全校师生播放录像,之前却给每个家长寄来需要签字同意孩子收看的许可,细想,他们实在不想留下任何政府左右孩子思想的嫌疑,最终的结果是,丫丫班级的大半学生得到了家长的同意收看了这个录像。

这种种努力的结果,是美国人从孩提开始就慢慢领会了国家和政府之间的区别,铁打的国家流水的政府,爱国不仅不必爱政府,甚至可以挑战政府所谓的爱国教育,从而最终达到托马斯·潘恩所说的那种爱国境界: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

来源:西柚君

您可能也喜欢:

《权利的游戏》之诚实预告片

扳手腕谁厉害:《权力的游戏》“魔山” VS 世界扳手腕冠军

熊孩子改造计划

《元首的愤怒》之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症

BBC《中国的秘密(三):如何致富 》
无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你的孩子有不爱国的权利吗?

28 Sep 02:58

・Science特刊:人体遗传学

29 Nov 05:42

发改委:将重点关注医药等六大行业价格垄断行为

拜耳多吉美(Nexavar)新适应症获FDA批准

拜耳抗癌药多吉美(Nexavar)获FDA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放射性碘(RA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是FDA批准用于这一疾病的首个药物。


This post has been generated by Page2RSS
08 Sep 11:37

分享几张牛掰的世界地图,不一样的视角,没看过的大大有福了[31P]

【如有违规,请版主删帖,勿禁言,在下不胜感激】

牛掰的世界地图

无意中看到的一些图片比较有意思,可能有些人没看到过,献上给大家看看。

1、欧洲红发人分布图

2、世界各国最流行的运动

3、世界各国咪咪平均大小(中国被嘲讽)

4、2-3亿年前的盘古大陆世界地图

5、美国人眼中的世界地图

6、世界各国使用最多的浏览器地图(2012/中国又被嘲讽)

7、不用公制的奇葩国家

8、全球铅笔尺寸(中国又被嘲讽)

9、欧洲最常见姓氏地图

10、最外国人最友善和最差劲的世界地图(中国又被嘲讽)

11、世界各国智商(中国这回碉堡了)

12、啤酒在欧洲不同语言里的叫法

13、新闻自由(中国又被嘲讽)

14、各国的酒类

15、把海洋和大陆对换后的世界地图

16、世界各国驾驶方向

17、肥胖者比例

18、欧洲人魅力指数

19、欧洲人喝酒指数

20、搜索引擎自动补全关键字锁描述的美国各州地图

21、英国入侵过的国家(不多,才22个)

22、7宗罪地图

23、2009和2012的世界社交网络(这个绝对是瞎逼逼,2012中国已经是微博的天下了)

24、生育率地图(中国的计划生育立功了)

25、各国人口比例世界地图(中国和印度很大,美国缩水,俄罗斯快没了)

26、各国文字

27、如果全世界人住在一个大城市(变相说明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休斯敦真乃地广人稀也)

28、有麦当劳的国家

29、美国最流行的名字

30、闪电强度地图

31、用墨卡托投影法基于不同中心点制作的世界地图

05 Aug 06:52

FDA审查员:赛诺菲过敏药Nasacort AQ可非处方使用

05 Aug 04:27

罗氏新药Kadcyla或补赫赛汀专利悬崖

转基因大辩论告诉我们什么

转基因研究初衷本是造福人类,为何却陷入争议泥潭?


This post has been generated by Page2RSS
30 Jun 11:42

比看整部都还要养眼,一组诱惑GIF动图(第二季)

by 梁萧

昨日放出了第一批GIF动图,网友表示真的是整部电影之精华。现在继续来看图片吧。戳这里看第一季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

萝卜网